1 日托所遭遇運營壓力,老人活動空間越來越小
在我國,大部分城市社區養老設施缺乏,老人生活很枯燥。
北京市東城區鼓樓外大街。76歲的李素花從街邊一棟6層小樓上緩緩走下來,風吹起帽檐下的一縷白發。
多少年了,李素花每天散步的習慣沒有改過。馬路越拓越寬,散步的地方越來越窄?!皩γ嬗幸粋€健身中心,可以去跳舞、唱歌,但是要過馬路,太遠了?!彼f,社區也有一個活動室,但都是打牌的,沒什么意思。
順著李素花指的方向,我們找到了活動室,大概有十幾平方米左右,一進門發現一個大書架,排滿了書籍,再往里有正在打牌的6位老人。這些老人說,活動室比較冷清,也沒人組織活動,偶爾碰上有人教刺繡,來的老人會多點。
李素花和老伴兒是北京市安德里社區的空巢老人,這個社區空巢率達到56%。社區居委會幾年前就給老人配置了活動室,但是利用率一直不高。很多老人沒有地方去,只能在小區周邊溜達,或在路邊下象棋、打牌。
這種情況并不少見。在北京市豐臺區芳群園二區一所居民樓里,我們見到了閉門的活動室,當時是上午11點。樓上的居民介紹,里面都是打牌的,來的人少,每天早早關門。比起去活動室,很多老人更愿意聚在樓前打牌。
近年來,帶有床位的日間托老所應運而生。然而,這些托老所生存艱難。被稱為北京市首家日間托老所的石景山區蘋果園社區托老所,去年4月份倒閉;豐臺區雙晨社區松齡愛老家園先后遭遇場所、資金等方面困擾,最近因房租漲價,不得不搬了家。多年以前,一項名為“星光計劃”的工程在全國實施,多個城市社區建起“星光老年之家”,但大部分難以為繼。
上海浦東濰坊街道共成立了7個老年日間服務中心,入托老人200位。每位老人每月只需付100元,就可以享受養生保健、生活照料、理發、康復等服務?!半m然這些年來街道對老齡事業投入逐年增加,現在每年不低于300萬元。但由于成本過高,這些老年日間服務中心普遍面臨運營壓力。”社區服務中心主任陳維說。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