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福建日報3月22日訊(本網記者 吳洪) 今天是第十九屆“世界水日”,聯合國確定的主題為“城市用水:應對都市化挑戰”。“十一五”期間,我省發揮試點市縣帶動作用,在全社會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形成節約用水的風尚和機制,水利用率明顯提高,節水型社會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我省水資源相對豐富,年均淡水資源總量為1180億立方米,年均用水量200億立方米,基本實現水資源的生態平衡。然而,我省水資源地理差異明顯,西北多東南少。東南沿海經濟發達地區GDP占全省的67%,而水資源僅有全省的21%。
“十一五”期間,我省將節水型社會建設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莆田、泉州成為全國節水型社會建設試點,永泰、云霄、上杭、明溪、建陽5個縣成為省級試點。如今,莆田工業廢水處理達標率達92%以上,城區污水處理率達70%以上;泉州以信息化管理為手段,開展數字流域平臺及晉江流域水資源實時調度系統建設,實現了晉江流域水資源的優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在永泰,新建的“吉祥小區”、“泰盛民居”內居民們主動安裝節水器具;在上杭,紙業通過工藝用水技術改造,每噸紙用水量從150噸降到7噸;在明溪,3年來共改造城區供水管網23.6公里,城鎮供水管網漏失率下降2.5個百分點……5個省級試點縣初步建立了節約用水長效機制。
以點帶面,我省穩步向節水型社會邁進。5年來,八閩大地以大中型灌區節水灌溉為重點,改進田間灌水技術,年平均建設農田節水面積50萬畝以上,節水灌溉率提高至75.7%,比2005年增加17.5個百分點。工業節水方面將高耗材、高污染企業作為重點,加大技術改造力度,全省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約為127立方米,比2005年下降40.7%;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60%,比2005年增加6.6個百分點。城鎮生活則以加快城市自來水管網改造為重點,大力推廣節水器具,取得明顯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目前,我省萬元GDP用水量約為140立方米,比2005年下降50.5%。
省節水辦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后5年,我省將嚴格執行水資源總量控制制度,多渠道籌措資金,建設新一批農業、工業、城市節水示范工程,新建10個節水型社會試點縣,力爭至2015年,農田節水灌溉面積達1192萬畝;工業用水重復率達65%,萬元工業增加值取水量降至90立方米以下;節水器具普及率達70%;萬元GDP用水量降至110立方米以下。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0-09-28西安校園推廣女性站立式小便器 倡導環保節水
- 2010-05-21石獅舉行“全國城市節水宣傳周”宣傳活動
- 2010-05-18“每天節約一杯水”:首都青少年節水公益行動啟動
- 2010-05-17廈門昨舉辦節水周宣傳活動 今年計劃節水5000萬噸
- 2010-04-09福建工程學院學生開展“綠水桶”節水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