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工程”豈能只有“面子”沒有“文化”?
http://www.caoliu14.com?2011-03-11 10:55? ?來源:人民網
我來說兩句
文藝界別小組討論會上,全國政協委員、國家圖書館副館長陳力說起這樣一件事:在中部某地區出差時,他參觀了當地新區建成不久、投資過億的一所圖書館,然而,被稱作當地“標志性文化工程”的圖書館里卻看不見幾個讀者。這家圖書館館長私下告訴陳力,不僅如此,很多讀者進來后還感到頭暈――地面是平的,但窗戶居然是斜的。(3月10日 《中國青年報》)
本來要用錢來塑造文化,最后卻因文化糟蹋了錢。這樣的結果著實讓人尷尬,也暴露出某些地方為政者的懶政心理。眾所周知,公共文化服務是老百姓身邊的服務,離開老百姓,效果就事與愿違,這也是公共文化服務的基本特點。可是一些地方政府為了完成文化建設任務,不是根據自身情況因地制宜,而是盲目地跟風,不惜在硬件設施上重額投入,把文化建設僅僅理解為文化工程建設而大興土木。這樣的文化建設不僅會在文化資源投入上造成浪費,還會造成后續的浪費。一旦這些奢華建設運營難以為繼,只能依靠財政供養,爭奪他人“蛋糕”。
更重要的是,這種“文化面子工程”建設已經遠遠偏離了我們文化建設的初衷。文化建設的本意在于用當代科學技術成就提高人民群眾的知識水平,用最能反映時代精神的健康的文學藝術和生動活潑的群眾文化活動來陶冶人們的情操,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可是這樣的面子工程卻絲毫無益于民眾的文化生活,甚至起到了一定的阻礙作用。
“文化工程”豈能只有“面子”沒有“文化”?筆者以為這種“文化面子工程”應該盡快叫停。一方面,文化部應聯合住建部等出臺控制建設公共文化設施投資上限的法規條例,并將奢華型建設納入文化市場綜合執法中;另一方面,各地方政府更應該適時反思,以充分理解并尊重文化建設真正內涵的為根本出發點,求得公共文化服務的繁榮和發展。(廖水南)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1-03-11敬畏經典 才能文化自覺自信自強
- 2011-03-09武平縣舉行武西南片區第三屆農民文化體育節
- 2011-03-09福建啟動全球媽祖文化征文攝影大賽
- 2011-03-04閩侯與閩江學院簽訂文化合作共建協議
- 2011-03-04廈門海滄將成為慈濟文化傳承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