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公務員原生態”:一個中專生的公務員之路
人生就像一次遠行,最終要回歸自己的本心。
從2000年學校畢業已經十年,這十年的經歷帶給我很多感慨,現在我是西部一個欠發達地區的鄉鎮公務員。雖然離理想差距很大,但是我還是很欣慰,至少達到了自己的目標。一直想把自己的經歷寫出來,與同齡的朋友們分享,不知道你們是否與我有同樣的困惑和迷茫。
中專畢業 結婚 離婚
話從我的家庭說起,我是80年的獨生子女,父親是一名公務員,曾任多年鄉鎮領導,母親是一名教師,雖然在西部的基層鄉鎮,我和同齡人相比,生活較好。因為是獨生子女,我一直被受寵愛,從小被嬌生慣養,以自我為中心,性格固執又任性。學習成績一直在中等水平,雖然也想努力,可是又太貪玩,初中畢業沒有考上高中,但是中考成績達到中專的預科(所謂的預科就是讀一年后,再考試,成績達標就被學校錄取,一般情況下都沒有問題的)。當時,我有種強烈的愿望,知道如果不讀大學,以后的路會越來越窄,雖然很想讀高中,但是家里不同意,也許父親看到我對學習一直不上心,擔心我讀了高價高中,還是考不上,所以堅持要求我去讀中專。他說,讀書的目的還是為了就業,按當時的政策,中專畢業后也要安排工作的。在父母的安排下,我只有接受這個選擇。
四年的中專生活,并沒有學到多少知識,因為我獨立生活能力很差,離開父母后,根本沒有辦法安排自己的生活,更不用說主動學習。四年后,拿到了一張中專文憑而己。等我畢業時,回到老家,按當時的政策,已經開始實行公務員考試。我在親戚的幫助下,在一個行政單位做臨時工,每月400元,打字,復印,工作量是別人三倍,工資只有公務員的三分之一,我真真切切地體會到了臨時工和有正式編制的區別,工資上的差距,地位的差別,深深刺痛了我,為了考公務員,我從2003年開始讀函授的大專。2005年才拿到大專文憑。
因為幾年的社會生活磨去我所有的棱角,我必須適應這個現實的社會,生存才是第一的,雖然父母的工資也能保障我過衣食無憂的生活,但是,我從別人的眼里看到了不屑,她們覺得:“她沒什么能力,一輩子只能靠父母而己”。
更讓我深受刺激的事是,我的個人問題。進入社會后,隨著年齡越來越大,同事朋友開始張羅給我介紹對象,對方一聽家庭條件,和工作單位都很滿意,而且,我自身形象也不錯。可是,一聽說我是個臨時工,態度,口氣就有變化,敏感的我察覺得到。唉……我沒有想到,這個社會是多么現實,懷疑自己有什么能力,真的是痛苦得很。因為,我的父母他們要我一定要找有工作的,如果沒有工作,他們是堅決不同意的。可是,別人有工作,別人會看上我的嗎?男方也會有自己的考慮呀。
![]() |
![]() |
責任編輯:徐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