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公務員原生態":兩位80后女公務員的自白
體會“civil servant”的含義
都說公務員這個職業是金飯碗,人人趨之若鶩。沒考之前,我也是這么想,所以認真復習了一年,終于如愿以償,考進一個貧困縣的貧困鄉任職。
剛進單位,由于是年輕小姑娘,就被安排在黨政綜合辦工作,主要工作就是收發文件和接待上級領導。多年學習的知識根本沒機會用上。接待工作老是需要喝酒,不喝酒,顯得對領導不尊敬,喝了,卻又傷胃傷身。鄉里年輕的女同事也是如此,如有大領導到場,也是被書記叫上陪酒。
后來,我進了組織辦,擔任組織干事工作兼駐村指導員。駐村指導員,是介于鄉級與村民之間的夾心層,由于村里的干部一般文化素質不高,所以村里的事情大部分還是駐村指導員完成。下村做人口普查、收養老保險、合作醫療保險、孕環檢各項細雜的工作。雖說工作比較煩累,但駐村工作讓我真實體驗到公務員的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村民認準駐村指導員的面孔,經常到辦公室來辦事或嘮嗑。有幾次,下村工作錯過了食堂的開飯時間,村民親切地給我們準備家常菜,但是也吃得很滿足。最有成就感的事是,經我聯系,大學同學資助了村里的一個孤兒。
有很多公務員是呆在辦公室里埋頭處理各項文件,有些公務員是忙于酒桌上的應酬,而真正與民接觸的公務員才能深刻體會到“civil servant”的含義,公務員的工作應以人為本,為人民服務。
還有一點我想說的是,由于有一部分并非本縣的人考到這個縣來工作(包括我),所以他們到現在都很難找到對象。找這個縣的,大家會對外地人有所排擠;找自己縣的,自己縣的人會對在外地工作的人有所疑慮。所以和我一起考進來的同批人中,十幾人,才3人結婚,其余人還處于單身狀態。有幸,我老公頂住家庭反對的壓力,硬是和我結婚了,但是我們現在處于平時分居、周末才相聚的狀態。這也是很多鄉鎮基層公務員夫妻的生活狀態。(文:jenny huang)
![]() |
![]() |
責任編輯:徐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