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與安砂敬老院的緣分,李玉仙是感慨萬分,她拿出了一張照片。照片有些發黃,而上面那位漂亮的姑娘就是當年李玉仙。那一年她才29歲,正在鄉鎮做計劃生育的工作。1983年的九月,安砂鎮成立了永安市第一所農村敬老院,第一批入住的農村老人有20多人,有的還身患殘疾。在當時,敬老院遇到最大的問題就是鄉里沒有人愿意到這里給老人們做飯,因為這每日三餐看似簡單,卻要求做飯的人365天不能間斷。
當時李玉仙知道這個事之后,覺得敬老院給大家一個安樂的家,老人們可以在里面過的很自在,那傳出去大家都會來看了,覺得敬老院很好,老了管他有兒子沒兒子,如果敬老院辦好了,這樣有助于改變農村生兒子防老的觀念。出于有利計劃生育工作開展的考慮,李玉仙自告奮勇地來到敬老院,給老人們洗衣做飯,努力改善他們的生活狀況。
28年來在敬老院,李玉仙是大家公認的“好閨女”,但在家里,李玉仙卻不是一位合格的妻子、母親。一年365天,她幾乎天天呆在院里,兩個孩子讀書教育,靠的是身殘體弱、行走不便的婆婆和下崗在家的丈夫,好幾次,連婆婆生病住院,她都沒時間去照顧。
“有時我也有委屈呀!”李玉仙說,燒火做飯、拆洗被褥、打掃衛生、端屎端尿、侍候老人,受苦受累倒在其次,難的就是適應一些老人怪脾氣。為此,李玉仙不知暗地里吞下了多少委屈的淚水。過后,她總是擦干眼淚,一笑了之。
“老小孩,老小孩,人老了喜怒無常,有時表現得就像孩子,對他們要像照顧孩子似的,要哄。”李玉仙說這話時,眼里充滿柔情。 “人都會老,敬老院的工作就是讓每位老人過好晚年,在人生的最后一站,少些痛苦,多些快樂?!睘榱诉@個承諾,李玉仙一干就是25年。她說,如果有需要,她愿意在這里干一輩子。
【李玉仙的多年來幫助老人,義務奉獻的精神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同,2010年,李玉仙被評為三明市首屆道德模范,之后又被推選為“2010感動福建年度十大人物”候選人】
![]() |
![]() |
責任編輯:徐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