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導手記:李玉仙的28年敬老情
http://www.caoliu14.com?2011-03-09 11:08? ?來源:文明風
我來說兩句
?
有人說:如果你不在這個世界,世界的紛擾與精彩都與你無關,所以,對于一個人來說,最重要的事只有兩件,一件是“生”,一件是“死”,其他都是小事。李玉仙就是守候著生命終點的那個人,她從不避諱死亡,不避諱披麻戴孝,她讓老人們走得安詳,走得干凈而體面,這樣,她自己也不會有遺憾。
李玉仙自從29歲開始,就獨自支撐一家敬老院,讓老人們安享晚年,現在她已經57歲。自28年前走進永安市安砂鎮敬老院后,雖然有些老人甚至不知道她的名字,但在大家口中,都尊稱她為李院長。
“人到老了就和小孩一樣,你走到哪,他們跟到哪。”記者來到三明永安的安砂鎮敬老院看到,李玉仙身后經常跟著一些年邁的老人家,李大姐就這樣笑地對我們說老人們都很可愛。李大姐在敬老院里忙的活看似簡單,實際上這背后又有多少艱辛能夠有人理解。
為了給老人一個溫暖的家,28年來,她每天6點鐘起床,做飯,喂飯,整理被褥,打掃房間,送開水,給老人洗腳,直到晚上10點多才睡下。一談起李玉仙,老人們都像是在夸自己的女兒,又疼又愛。 “小李比我的女兒還要親,沒有她的精心照顧,我早就死了!”85歲的鄧信金動情地說,她到養老院已有12個年頭了。
幾年前的一個晚上,鄧信金感冒發燒,拉肚子,整個人都虛脫了。半夜三更,她想起來方便,但好幾次都從床鋪上摔下來,痛得大叫,李玉仙給她清洗完身上的污物后,背著她就往鎮衛生院跑。“那天晚上,天下著大雨,等到了醫院,小李渾身上下都濕透了。拿完藥、打完針,她又在醫院陪了我整整一夜。”老人流著淚說。
為了改變老人們枯燥單調的生活,李玉仙想買臺大彩電。為籌錢,她自己動手在后院種蔬菜,還讓丈夫和兒女用板車幫忙揀柴、拉煤,以節省開支。彩電買來了,放在老人們的房間,而她自己住的屋子,除了一張一米寬的床鋪,就是一臺為老人縫補用的舊縫紉機。
![]() |
![]() |
責任編輯:徐嶸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