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能抵半邊天 “三八”節講述泉州奇女子的故事
http://www.caoliu14.com?2011-03-09 10:59? ?來源:泉州晚報
我來說兩句
邱應儀:詠“聽月”妙詩
籍貫:鯉城
生活年代:明朝
夜靜樓高接太清,倚欄聽得十分明。
磨空軌輒冰輪轉,搗藥鏗鏘玉杵鳴。
曲唱霓裳音細細,斧侵丹桂韻丁丁。
忽然一陣天風鼓,吹下嫦娥笑語聲。
古今詠月詩詞雖多,但以“聽月”為題的卻屬罕見。如上《聽月樓》別具一格,是一首借詠月以詠樓臺的絕妙詩作。
其作者邱應儀,是明萬歷年間泉州年輕女詩人。她出身名門閨秀,精熟詩書,頗富文采,時人以邱小姐稱之。
據傳,邱小姐嫁與安海青年才子、進士、翰林黃志清為妻后,黃翰林特為其興建小樓,竣工之期,正值中秋佳節來臨。黃翰林欣然命筆,為小樓題寫樓匾,他原擬書題“賞月樓”,一時興之所至,大筆一揮,竟寫成“聽月樓”。此時邱小姐剛好走來,看后微微一笑,而黃翰林以為夫人笑他寫錯,霎時漲紅了臉,準備重寫,但邱小姐卻說:“聽月妙哉,不同凡響,何必再寫!” 黃翰林反問:“月焉能聽?”邱小姐笑指窗前明月:“請君側耳細聽?!彪S即展紙草成《聽月樓》一詩。
黃翰林接過吟罷此詩,極贊夫人捷才巧思,“聽月”確比“賞月”更巧,遂命巧匠鏡制“聽月樓”匾,并把此詩也鐫刻條幅,掛于小樓之中,以為樓匾之題注。此后《聽月樓》詩與樓并傳,成為民間中秋節之佳話。
![]() |
![]() |
責任編輯:陳楠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