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老師去支教 用行動詮釋志愿精神感動學生
http://www.caoliu14.com?2011-03-09 11:19? ?來源:新華日報
我來說兩句
讓“志愿者行動”成為習慣
這么多同學真正自愿去做志愿者,固然有南師附中本身的原因,正如張舞陽的媽媽吳玉燕說,“學校民主和自由的氛圍,對孩子人文精神的培養起著重要作用。”但是,激發同學們內在的驅動力才是附中志愿者成功的關鍵。
吳同告訴記者,大部分活動都是同學們自己聯系,這是一個認識社會、鍛煉各方面技能和提高綜合素質的過程。“社會是最大的也是最好的課堂。有時候要對各方游說,過程中還要能承受各種眼光,但是困難終究會克服。”
中學要培育怎樣的人才?南師附中黨委書記陳匯祥認為,一個人能在中學時代有過這樣真誠、平等地關愛他人、了解社會的經歷,對他一生的影響遠遠超過做幾道題。“有過志愿者經歷的人,將更容易成功。因為他們更有愛心,更有社會責任感,而且在社交能力上也更具優勢。”
“教會他們愛和悲憫。”孫寧生老師的體會是:孩子們幫助了他人,也會反思從被幫助人那里學到了什么。他們會越做越感覺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內心會更充實,幸福感會更強,而這種感覺會陪伴他們終身。(記者 任松筠 陳月飛)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1-02-28對話麻風村孩子的臺灣媽媽:支教11年盼改孩子命運
- 2010-12-23"攆不走的支教釘子戶"孫影:貴州支教"感動中國"
- 2010-12-20女子棄高薪九赴山區支教 候選感動中國人物(圖)
- 2010-09-26“支教玫瑰”趙小亭候選“美麗童行”年度人物
- 2010-09-25“做了牛 就不能誤春!”——300名教師支教鄉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