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老師去支教 用行動詮釋志愿精神感動學生
http://www.caoliu14.com?2011-03-09 11:19? ?來源:新華日報
我來說兩句
從完成學分到“我要做”
“讓所有人都成為志愿者,讓志愿者成為習慣”,理念雖好,但也有阻力。
張舞陽坦承,她最初做志愿者的目的其實并不“單純”,“因為國外學校很看重這個。但我并不以這種開始為恥,因為我覺得刻意讓志愿活動變得更有吸引力、推動更多人參加,這也是美國教育的一種成功,誰都不是生來高尚的。”把大多數人定位在只能做到公私兼顧,只有少部分人能做到大公無私,恰恰是附中志愿者活動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當你被推著去做了之后,說不定能夠體會其中的樂趣和意義。我想很多人都是這么愛上做志愿者的。”張舞陽說。
而家長也不支持孩子花時間參加志愿活動。一位母親坦言,“現在社會上只看分數,不看你做了多少社會服務,學生還是先把學習學好吧。”
南師附中志愿者協會主席吳同認為,眼下志愿活動的良好社會氛圍還沒有形成。“在老眼光看來,志愿活動屬于非主流的,因此,它需要國家在政策上的扶持。”
但是,參加志愿活動的滿足感令同學們著迷。“義賣、義演,把募集到的資金捐給地震災區、南方旱區,去智障兒童之家、養老院服務,到紫金山撿垃圾……”瘦弱的鄧佳昕談起志愿服務眉飛色舞,“當我幫助了別人,對方的微笑令我感動。”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1-02-28對話麻風村孩子的臺灣媽媽:支教11年盼改孩子命運
- 2010-12-23"攆不走的支教釘子戶"孫影:貴州支教"感動中國"
- 2010-12-20女子棄高薪九赴山區支教 候選感動中國人物(圖)
- 2010-09-26“支教玫瑰”趙小亭候選“美麗童行”年度人物
- 2010-09-25“做了牛 就不能誤春!”——300名教師支教鄉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