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里的城市女孩》編導手記
http://www.caoliu14.com?2011-02-21 11:06? 許雄威?來源:文明風
我來說兩句
學校的教學樓共三層,外表看起來還像所學校,但教室、教學設備都十分簡陋。張黎娜上課要用粉筆時找不到粉筆,需要找校長要。粉筆作為學校主要的“教學用具”,校長是把它鎖在抽屜里,以免被浪費。因為除了一個破舊的木質籃球架外,學校沒有什么體育用品,所以體育課多是讓學生自由活動,或者讓學生跑跑步。學生甚至弄不清籃球、排球、足球之間有什么區別。2009年國慶放假時,張黎娜到西安買了幾個球送給學校,看到球,孩子興奮地追來追去。
因為是貧困地區,學校時常也會收到外面送去的一些捐贈物品。只要能分到捐贈的東西,不管是否適合,孩子都十分高興。有個三年級的孩子,腳是32碼的,分了一雙36碼的鞋子給他,他便整天“拖”著那大碼的鞋子,來回走4個多小時的山路。
去支教時,張黎娜帶上了自己的筆記本電腦。看到孩子們沒有什么娛樂,周末或者放學后,她便用筆記本電腦給孩子們播放動畫片。那些孩子十分喜歡看動畫片,有的孩子晚上還走幾個小時山路到學校看動畫片。
令張黎娜感到“難受”的是用水十分不便。因為沒有水,在學校無法洗澡,只能到鎮上的澡堂里去洗,但鎮上的澡堂只有逢趕集的日子才有開放。另外飲食方面,她也覺得不習慣。當地人每天只吃兩餐,每餐佐菜以土豆為主。在學校里,她只能想辦法用不同的方法來煮土豆,但看著那些孩子,張黎娜不再像支教之前那樣,遇到不如意時便會抱怨。“那些孩子,讓我學會感謝生活!”
半年的支教很快結束。回到石獅后,張黎娜向幾位朋友說起自己的支教經歷,并讓朋友們看了自己拍的照片后,朋友們都很震撼。一些孩子的家長還特意讓自己的孩子感同身受。確實,對于石獅人來說,山區教育的那種狀況是無法想象的。幾個看過照片的朋友開始和張黎娜一起關注起那些山區里的孩子。
![]() |
![]() |
責任編輯:徐嶸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