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特殊環保職業嗅辨師:用鼻子監督城市環境
http://www.caoliu14.com?2011-02-21 09:32? ?來源:錢江晚報
我來說兩句
他們的鼻子是一道標準
半年前,誰也不知“嗅辨師”為何物
與“嗅辨師”蔣智偉的初見,是在杭州市環境監測中心站的實驗室內。
記者眼前的他,昨晚剛剛完成一次空氣樣本的檢測,眼神略顯疲憊。身兼嗅辨師與判定師的蔣智偉,因為這次下沙區塊的專項檢查,已經一個星期沒回家了。
見記者盯著看,蔣智偉摸著自己的鼻子,不好意思地笑起來:“我的鼻子不挺拔,也不秀氣。要說神奇,是因為我們的鼻子是一道標準。”
嗅辨員其實“管”得挺寬:各工廠企業、市政設施等都是嗅辨師鑒定工作的范疇,另外,公廁、河道、垃圾堆放地等場所也是最容易產生“臭”味的區域,一旦接到群眾的投訴,嗅辨師就會開始工作,檢測臭味濃度是否超標。可以這樣說,哪里有強烈異味,哪里就有嗅辨師。
“我們根據國家相關規定完成惡臭的監測和分析,并賦予法律效力,能作為對企業處罰的依據。一旦確定臭味超標,環境監管部門會據此責令有關單位對臭源進行治理。”
正是因為嗅辨師的判別結果關系到某些企業或工程的環境達標,因此這個職業沒有向大眾公開招聘,也是為了保證結果能盡量客觀公正。現在杭州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共有30余名嗅辨師,基本上都是環保局內部的職工。
“現在許多城市工業區與住宅區混雜,污染源距離生活區并不遠,而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老百姓對影響自己身體健康的周邊環境也都非常在意,所以我們就出現了。”蔣智偉的話說得很實在。
有一件事讓他覺得很自豪:他是第一批上崗的8名嗅辨師之一。杭州市環境監測中心站是在2008年開始“惡臭”分析項目的相關研究,2010年8月取得計量認證資質(意味著向社會公眾出具的監測數據具有法律效力),這才開始執法檢查并走入公眾視線。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1-02-1815名外來工子女當環保志愿者 勸阻不文明行為
- 2011-01-29香港環保組織裸體游行 “向皮草說不”
- 2011-01-28環保型志愿者的“天諾日記”
- 2011-01-28福建出臺實施意見 明確提出實行海陸環保一體化
- 2011-01-26環保型志愿者的“天諾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