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急救車建立"生命通道" 市民建議引發代表委員共鳴
讓自行車重回城區
杭州的公共自行車服務系統,一直是各地城市學習的典范。為此,市人大代表及政協委員多次提出建議,向杭州看齊。
但是,由于缺乏非機動車道,廈門在這方面的嘗試舉步維艱。從規劃部門的回應來看,自行車系統將在島外試點推行。這也意味著,在中心城區讓自行車重返街頭,難以實現。
而相關部門之所以沒有率先在交通擁擠的島內推行,其主要原因是有三個擔心:一是交通安全問題,沒有非機動車道,自行車如何上路;二是景觀問題,三輪車、摩托車、自行車已相繼消失之后,如何能讓自行車再滿大街走;三是道路已經狹窄,再劃一個車道出來給自行車,會不會加劇堵車。
但朱獎懷介紹,國外一些發達國家的做法,是在道路兩側,劃出非機動車道,路上既有汽車又有非機動車,景色一樣很好。而如果能把自行車作為公交車、輕軌的補充,并不會影響交通,反而是解決擁堵的一劑良藥。
“國內有的城市,專門設置了自行車道,連通兩座城市,市民、游客,可以騎著自行車,從一座城市到另一座城市。”朱獎懷說,如今,騎自行車是全世界最時尚、最綠色健康的出行方式,很適宜廈門這樣的宜居城市。
![]() |
![]() |
責任編輯:陳楠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