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急救車建立"生命通道" 市民建議引發代表委員共鳴
引進民間資本建公共停車場
通過熱線,朱獎懷與幾位市民交流了對廈門交通問題的看法。朱獎懷認為,應客觀看待廈門交通狀況,廈門交通總體良好,去年,廈門獲得國家“暢通工程”一等模范城市榮譽,是極大肯定。
但應看到廈門客觀存在的交通問題,交通擁堵應從動態交通和靜態交通去分析,其中,靜態交通對造成擁堵的影響極大,停車難是最嚴峻的問題。
據了解,《2009年城市交通發展報告》中記載的廈門車位總數不到13萬個,包括了地面停車場和地下車庫,而按照廈門有38萬輛機動車來計算,還有25萬輛車無合法地點停放。
“車輛找不到位置停放,有的隨便亂停影響交通秩序,有的放慢速度尋找停車位,堵住了后面的車輛,有的是到處找車位繞圈子,增加了路上的交通流量。”他說。
朱獎懷認為,解決停車難問題,要像當初建設BRT等重大交通工程一樣,大力發展和建設停車場、停車樓,尤其是根據場地允許,建設機械式停車樓,可以積極引入民間資本參與。
![]() |
![]() |
責任編輯:陳楠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