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急救車建立"生命通道" 市民建議引發代表委員共鳴
東南網-海峽導報2月17日訊(本網記者 黃智敏 呂寒偉 黃少毅) 老舊小區公共部分由誰來維修?小區消防通道被堵誰來處理?120急救車高峰期動彈不得怎么辦?這些市民反映的具體問題,卻又帶有一定的普遍性。昨日下午,來到導報執掌市民熱線的廈門市政協常委、民盟廈門市委副主委朱獎懷,市人大代表余洪明,將這些問題一一記錄下來,表示將帶到“兩會”會場上去。
為急救車建立“生命通道”
一位市民打來電話說,他的親人前不久急病入院急救,可遇上了下班高峰,急救車被堵在路上動彈不得,差一點就錯過了搶救的時機。他希望政府為120急救車提供一條更暢通的通道,保證病人能夠及時入院搶救。
這個建議與余洪明不謀而合。他說,他正在準備一份建議,準備在大會期間提出來,就是建議政府規劃一條暢通的“生命通道”:以第一醫院、中山醫院等幾家大醫院為中心,在全市島內外規劃供急救車通行的專用通道,使用標線、紅綠燈等方式把這條通道隔出來,接下來,要加強管理執法,確保這條車道24小時保持暢通。
老建筑維修政府適當補助
有市民打電話反映,他家住在比較老舊的小區,一些公共部位年久失修,物業也不管,說沒錢維修,請代表委員支支招。
物業管理特別是公共維修金的管理,是余洪明一直比較關注的話題。這位市民反映的問題,他表示有一定的普遍性,目前,老舊小區公共部位的修繕,一是沒人牽頭組織,二是公共維修金不夠用,物業也不可能掏這個錢。
對此,他建議,政府應該進一步關注這些老舊小區,在必要的時候進行適當改造維修,同時,做好各方面工作,讓小區業主出一點、物業出一點、街道居委會出一點,政府再補貼一點,共同來承擔這部分維修金。
![]() |
![]() |
責任編輯:陳楠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