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堵先限公車”為何引好評如潮
治堵如何贏得公眾理解(資料圖)
繼北京之后,廣州也于日前推出治堵方案,并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方案提出的治堵招數,無外乎兩個方面,一“建”一“限”。所謂“建”,即加強城市規劃,突出公交優先,大力發展公共交通等;所謂“限”,核心是通過經濟手段,限制機動車過快增長。在大方向上,廣州的治堵思路與北京并無二致,區別主要在于限制手段和嚴厲程度稍有不同。廣州的限車措施主要有,將適時適度提高停車收費標準總水平,增加機動車使用成本,并借鑒國外城市經驗,研究收取擁堵費可行性。(1月24日《廣州日報》)
廣州治堵方案的主要亮點,在于不限制私家車上牌,取消中心城區限制外地車的措施,并新增了限制公務車的內容。此前,廣東省省長黃華華在與廣東政協各界別委員代表座談時,已經透露了這一政策取向,廣東治堵不會限牌,要先拿“公車”開刀。應該說,不限制上牌、取消對外地車的限制,同時把治堵和治理公車結合起來,一松一緊,體現了政策的公平取向,也表明了向公車頑疾開刀的決心,令廣州的治堵方案更容易贏得公眾理解和支持。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0-12-13從香港小事看治“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