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道德實踐活動。積極發揮學校教育的龍頭作用、社區教育的平臺作用、家庭教育的基礎作用,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為主線,多形式開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與實踐活動。市委宣傳部、市委文明辦、市教育局、團市委、市婦聯等部門深化“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主題教育活動,組織全市未成年人在清明節期間開展以緬懷革命先烈為主題的詩歌朗誦會、歌曲演唱會、團日活動、主題班隊會等系列活動。開展“傳唱優秀童謠,做有道德的人”網上簽名寄語活動,《我要做秒針》、《三明歌》、《英語禮儀歌》等作品在全省優秀童謠評選活動中獲獎。開展“百萬青少年祝愿海西明天更美好”主題心愿卡征集評選和“千名小記者海西行”采訪活動,全市共征集到主題心愿卡近20萬張,從中精選了267張送省參評,有8個榮獲最佳心愿卡獎、28個榮獲最佳創意設計獎、21個榮獲最佳心愿語獎,三明市榮獲組織工作獎。
為未成年人辦實事。一批市委市政府為未成年人辦實事項目取得新進展,中小學校心理健康輔導室(咨詢室)建設正在逐步落實,農村中小學校食宿改善工程不斷推進,建成社區“綠色網吧”示范點20個、農村未成年人活動場所示范點100個,市教育局、市婦聯籌建的青少年專門網站《三明德育網》、《三明網上家長學校》開通運行。建立了“三明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作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工作的專門性、固定式的長期性服務機構,設置心理輔導工作室、心理咨詢室、團體心理輔導室、心理宣泄室和心理健康培訓室等相關功能室,面積達260平方米。在“西部開發助學工程”中,積極爭取14萬元助學資金幫助建寧、泰寧、寧化、清流、明溪、將樂、沙縣等7個原中央蘇區縣的7名貧困大學生完成學業。在“‘綠色’電腦進西部活動”中,認真組織7個原中央蘇區縣,將1050臺電腦,配送到147個上網陣地薄弱、電腦設備匱乏的中小學校和鄉鎮、社區文化站。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