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多少“壹基金”能熬成婆
壹基金從呱呱墜地、被迫認親到熬成婆婆的曲折故事,或者可以提醒中國開始從政策層面以及制度層面鄭重關注民間慈善力量的合法生存與發展。畢竟,民間的力量,才是真正的慈善之源。
在中國,還處于學步狀態的慈善事業,是國人的一根敏感神經。近來,壹基金的新聞,又一次撥動了這根神經,不過這一次不是帶著悲酸,而是帶著一絲小心翼翼的欣悅。
壹基金近些年的慈善之路,曾借著李連杰的名氣愈行愈遠。不久前,人們才知道了壹基金表面風光而內里艱難,幾乎要有中斷之危。而今,央視評論用“多年的媳婦熬成婆”來形容壹基金的咸魚翻生——獲得了公募基金“身份證”,不但有資格向公眾公開募捐,更擁有獨立賬戶。
這是有改革開放夢工場之謂的深圳,探向慈善領域的一只變革氣球,讓一個原本是政府色彩的慈善機構占主導地位的公募基金,終于開始在一個非省市區級的地方,向民間慈善機構敞開大門。壹基金這條“鲇魚”,能給稚嫩卻又復雜、時不時會讓公眾顧慮重重的中國慈善事業帶來什么?
有人說,壹基金熬出頭了,甚至將之評價為2010年公民社會發展的最大亮色——普通人一元一元地參與,才是公募的要義。雖然這與央視賑災舞臺上企業家動輒成百上千萬的捐贈從數量上無法相提并論,但這一類企業的捐贈,因為過度高調,頗有“廣告秀”及“被捐贈”之嫌。平頭百姓針頭線腦的捐贈,相對來說,則更平實更廣泛也就更可持續。由政府出頭給后者發放身份證,鼓勵民間慈善行為,對中國慈善文化是一種正面的促成,令人欣慰。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1-01-12壹基金轉型公募基金會 "試水"社會慈善管理體制改革
- 2011-01-12深圳壹基金成立 獲合法公募基金身份
- 2010-09-15李連杰要中斷壹基金有苦衷
- 2010-08-06每人每月捐1元 漳浦網友自建“壹基金”資助貧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