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武漢市新洲區農民企業家慈善群體
新華社武漢1月5日電(梅冬閣、沈翀)湖北大別山腳下的新洲區一群農民出身的“富人”,十余年來興起一種另類“攀比”:比誰行善多,比誰助學額度高,比誰為家鄉貢獻大。
在他們的資助下,近十年來新洲區沒有一名大學生因家境貧困輟學。更為重要的是,他們產生的示范效應使該區的和諧社會建設煥發勃勃生機。
榜樣垂范:建筑項目經理領銜的“慈善之鄉”
作為建筑之鄉,武漢新洲農民企業家慈善群體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批建筑項目經理,他們中大多數人文化程度不高,家境貧寒,為謀生計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進城當泥瓦匠,靠著勤苦成為包工頭,慢慢地發展成項目經理。在財富積累的每個階段,這些農民企業家不忘鄉鄰,捐款從幾千元到幾萬元再到上百萬元,愛心從自己的故鄉播撒到全市、全省、全國,無論是家鄉修建道路、水利工程、養老院、醫院,資助貧困生,還是汶川地震、西南大旱、玉樹地震、舟曲泥石流捐贈現場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
新八建、七建集團是這批慈善群體的領軍者,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兩個農民創辦的民營建筑公司就力所能及地開始回報鄉鄰。眼看著兩家企業發展壯大的街坊鄰里說,雖然起初經濟實力都不強,哪怕現在也稱不上富豪,面對貧困學生,孤寡老人企業從上到下總是有求必應,施以援手。
新七建設集團前身是武漢市新洲區一家村辦企業, 1995年企業剛有所起色,董事長余寶琳就帶著30多名手下籌資10萬元,成立辛沖鎮“希望工程”獎勵基金,每年拿出1萬元獎勵扶持貧困戶子女讀書。每年,企業還捐出1萬元解決辛沖鎮孤寡老人生活困難問題。
新八建設集團也是從農民建筑隊發展而成,集團里僅項目經理喻友旺捐款就已經接近千萬元。喻友旺說:“我們這批項目經理都有很重的鄉土情結。1993年賺了第一桶金5萬元,我拿出8000元發給屈背湖村的特困戶、五保戶、孤寡老人,資助51家。其實在幫助別人的同時,自己也得到很多。”
此后,喻友旺堅持每年春節前給村里困難群體發“紅包”,還積極參加各種捐資助學活動。統計顯示,喻友旺僅資助貧困學生就就達2000人,累計捐款額超過了個人資產。2005年他當選為“湖北省首屆十大慈善之星”“感動荊楚十大新聞人物”;2008年當選改革開放30年影響湖北 30人。
新八建設集團董事長劉先成說:“在喻友旺的影響下,新八集團從上到下形成了樂善好施的氛圍。”在汶川大地震的第二天,新八集團就組織20人的突擊隊,手提電鉆、切割機趕赴都江堰搶險,在全國建筑行業中率先組織400 萬元捐款,并無償派出一百多名工人趕過去搭建活動板房。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0-12-29明星慈善是非紛紜 難逃“公益秀”嫌疑?
- 2010-12-24年齡最大的慈善志愿者:建15個工作站 騎壞13輛自行車
- 2010-12-22晉江市安海鎮積極打造“中國慈善第一鎮”
- 2010-12-21[廣東] 中山舉行慈善萬人行動員會 街頭募集善款
- 2010-12-21廣東中山舉行慈善萬人行動員會 街頭募集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