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團結奮進的士氣
愛拼敢贏秉性時刻發揚
剛剛過去的2010年12月16日,泉州人迎來2006年以來的第一次全市性寒潮,許多人選擇在家中窩著取暖,但在芳草園,一股氣壯山河的士氣卻令人熱血沸騰。
“總想對你表白,我的心情是多么豪邁;總想對你傾訴,我對生活是多么熱愛。勤勞勇敢的中國人,意氣風發走進新時代。啊,我們意氣風發走進那新時代!”當晚,于凜冽寒風中,上百人齊聲合唱《走進新時代》、《大刀進行曲》等紅歌,沒有人中途退場,歌聲雄壯嘹亮,震撼人心。
“我們胸中有一團火,一點都不覺得冷。”泉州芳草園歌友會的成員黃懷隱激動地對記者說。唱響紅歌,能唱出士氣、唱出精神、唱出信心,“在對革命年代的追憶、對幸福生活的贊美中,我們對未來更有信心,團隊凝聚力更強!”
不只是唱紅歌,在爬山、長跑、騎自行車、球類運動等體育健身過程之中,泉州人愛拼敢贏、永不言敗的秉性也與體育精神隱性契合,貫穿始終的“堅持到底不放棄”信念,讓人意志更堅定、精力更充沛。而在各級政府部門、相關組織舉辦的民間賽事中,泉州人在參與中也迸發出激情,增進了集體榮譽感。日前舉辦的南安梅山鎮蓉中村第四屆文化節上,蓉中村及附近村莊的村民表演了舞龍舞獅、女子腰鼓等民間傳統節目,拔河、籃球、門球等體育比賽也穿插其中,村民們都說:“感覺村里風氣很好,作為蓉中村的一員很自豪!”
凝民心、聚士氣,老百姓參加文體休閑活動如魚得水的背后,是黨委政府的“給力”。眾所周知,泉州原有城區較小,城市氛圍并不濃厚,而今隨著城市化步伐的加快,農民住上高樓,新泉州人安居下來,各縣(市、區)人流向中心城市聚集,現代意識、城市意識等“軟件”與城市“硬件”環境建設一起融合,互相促進,文體活動也從草根、自發、隨意,到漸成規模組織。這當中,離不開市委、市政府的運籌帷幄:數十所校園體育場館免費向市民開放,上千個混凝土籃球場遍布各地,鄉鎮文化站與文化活動室改建,“萬千百十”惠民生——萬場戲劇歌舞演出、千場輔導講座、百部電影、十個圖書流動服務中心將大大滿足群眾的文化需求。“五大戰役”的戰鼓聲中,各縣(市、區)、各鄉鎮(街道)的青少年校外體育活動場所競相投建,預計今年春節前,全市118個鄉鎮(街道)校外體育活動場所將陸續投用,同時,分布在11個縣(市、區)的12個青少年校外體育活動中心項目也將全面完工。
當前,建設現代化泉州的新征程已然開啟,泉州的“現代”內涵正在不斷豐富,現代都市氛圍日漸形成。我們有理由相信,作為城市形象的內核、現代城市的符號之一——泉州人的現代市民意識必將伴隨全民健身“黃金時代”的深入推進,與城市節拍共同律動,迎來新的全面提升。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