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過長征、爬過雪山走過草地又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劉洪才是四川省巴中市仍健在的享受副省級待遇的5名老紅軍之一。12月25日,這位巴中市年齡最大的老紅軍迎來百歲生日。他希望自己的生日過得越簡樸越好,千萬不能鋪張浪費。“他節約得簡直讓人受不了。”劉家為此前前后后換了20多個保姆,但都因不能忍受這種節約而離去。(2010年12月27日人民網)
按理說,戎馬生涯一輩子,為中國的解放戰爭和革命事業作出過杰出貢獻,又享受副省級待遇的老紅軍、老前輩、老革命、老干部,到了晚年,享點清福,那是再應該不過的了。但是,劉洪才這樣的百歲老紅軍,卻一直保持著紅軍時代艱苦樸素的革命傳統,生活越簡樸越好,即便家里為其找了一個又一個保姆,他也不讓用這、不讓用那,節約得簡直讓人受不了先后有20位保姆因為其太節約而離他而去。但是,筆者要說的是,這樣的生活習慣、這樣的革命傳統不能丟。
艱苦樸素、勤儉節約,是我們人類社會的美德。古今中外,無論是發達的國家,還是發展中的國家,都將艱苦樸素作為一種美德發揚光大。聯合國專門把10月31日設立為“勤儉日”,也就是提醒并要求人們在新世紀仍然要堅持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美德。艱苦樸素、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唐朝詩人李商隱在《詠史》中就有“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節儉敗由奢”的諄諄告誡。鄧小平同志曾指出:“艱苦奮斗是我們的傳統,艱苦樸素的教育今后要抓緊,一直要抓六十至七十年。我們的國家越發展,越要抓艱苦創造。提倡艱苦創業精神,也有助于克服腐敗現象。”江澤民同志也從“我國現代化事業正處于創業時期”這一科學論斷出發,提出了44個字的艱苦創業精神,即“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積極探索、勇于創新、艱苦奮斗、知難而進、學習外國、自強不息、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無私奉獻”。毛澤東同志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要求全黨在勝利面前保持清醒頭腦,在奪取全國政權后要經受住執政的考驗,務必使同志們繼續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同志在革命圣地西柏坡發表重要講話,要求全黨同志一定要牢記毛澤東同志倡導的“兩個務必”,發揚艱苦奮斗的工作作風。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0-12-20鶴壁文明單位多措并舉推進節約型機關建設
- 2010-10-27“最節約老人”悲劇何以讀出喜感
- 2010-07-122012年福建將建成9個節約型城市 廈門變循環型城市
- 2010-05-18“每天節約一杯水”:首都青少年節水公益行動啟動
- 2010-06-18好人陳聲偉:勤儉節約的好干部 把百姓裝在心里
- 2010-04-14潑水節潑的是"節約" 西雙版納縮到2小時
- 2010-04-01大田開展“節約一度電、節約一滴水”宣傳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