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況交流〕
省法院系統:
為大局服務 為人民司法
?
省法院系統始終把創建文明行業工作擺在突出位置,著力推進社會矛盾化解、社會管理創新、公正廉潔執法,提升文明行業創建水平,為福建科學發展、跨越發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和法律服務。
1.不斷豐富創建活動內涵,全力服務跨越發展。認真履行各項審判執行職能,依法妥善審判、執行好在加強宏觀調控、調整經濟結構、加強服務“三農”、深化經濟改革、推動出口增長等方面的案件,突出審理好各類金融糾紛、合同糾紛、股權糾紛、涉農糾紛、外貿糾紛以及知識產權、企業破產、重組改制等方面的案件,突出審理好涉及教育、醫療、住房、消費、就業以及食品藥品安全、征地拆遷、勞動爭議、社會保障等方面的案件,推出涉臺審判八大舉措,探索創新涉臺審判和司法服務工作機制,先后舉辦了二屆海峽兩岸司法實務研討會,推動閩浙粵贛四省高院共同簽訂《海峽西岸經濟區人民法院涉臺司法事務合作協議》。增強能動司法作用,注重從司法活動中發現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問題,為黨委、政府決策提供參考。加強對新類型疑難復雜案件、影響面廣的敏感案件及連鎖性案件的監督指導,確保辦案法律效果、社會效果、政治效果的有機統一。
2.努力提升司法服務水平,切實回應群眾關切。堅持公開公正,提升審判質效。落實公開審判制度,加強訴訟指導和判前說理、判后答疑等法律釋明工作,以讓群眾看得見、聽得懂、靠得住的方式保障司法公正文明。開展“比質量、比進度、比狀態、比效果,又好又快辦案”競賽活動,在最高法院審判質量評估中,省法院綜合排名列全國第四位。堅持“三清一評”,促進社會和諧。健全“訴訪分離、訴訪相濟,法院理訴、多元疏訪,依靠當地、息訴息訪”的“理訴疏訪”工作機制,強化清理涉訴信訪積案、執行積案和行政案件申訴上訪工作,深化“無執行積案法院”創建工作,開展“百萬案件評查”活動。堅持調解優先,實現案結事了。進一步完善全面調解、全程調解、全員調解“三全”調解體系,完善訴訟調解、行政協調、執行和解工作機制,把調解貫穿于案件立案、受理、審判和執行的全過程。2009年全省法院一審民商事案件調撤率69.54%, 今年1-9月為71.83%,同比上升3.1個百分點,居全國法院前列。堅持為民司法,開展司法大走訪。出臺司法便民《若干意見》,強化訴訟引導、查詢咨詢、判后答疑等工作,實行遠程立案、視頻審判、電子簽章、預約辦案等便民利民訴訟新舉措,最大限度地為人民群眾提供方便。建立司法大走訪長效機制,推進司法進社區、進鄉村、進海島、進學校、進企業、進軍營。堅持群眾路線,推進陽光司法。認真落實人民陪審員制度,健全完善案件查詢系統和執行案件信息管理系統,落實新聞發布、裁判文書上網、網上庭審直播、庭審全程同步錄音錄像、社會公眾遠程查詢電子訴訟檔案等審判公開機制。聘請特邀調解員、執行聯絡員、廉政監督員,開通“福建法院網”,實行“公眾開放日”,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
3.著力加強隊伍建設,為創建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強化思想政治建設,扎實開展創先爭優、“人民法官為人民”主題實踐和司法公信建設活動,堅持“三個至上”、“四個在心中”,大力弘揚“公正、廉潔、為民”司法核心價值觀,不斷提高法官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素養。強化學習型法院建設,通過開展院長庭長輪訓、審判技能競賽、案件質量評查、精品案例評析、法官教法官、海西法官講壇、基層實踐鍛煉等方式,提升廣大法官學習和工作能力。強化司法作風建設,深入開展“司法大檢查”、“好作風、好績效、好形象”、“百日集中警示教育”和“治腐、治庸、治懶”警示教育等活動,樹立法官良好形象。強化法院文化建設,以廉政文化建設為重點,確定一批全省法院文化建設示范單位,舉辦法院系統第二屆文藝匯演以及書畫攝影作品展、法官文化沙龍、青年法官論壇、愛國歌曲大家唱等活動,營造了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圍。 (省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