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上大學的小李兩天時間就可收到信!”昨日上午,和往常一樣,83歲高齡的唐清章老人從居住的中原油田東日小區家中走出,手里拿著一封已貼好郵票的信,騎著自行車去兩公里外的郵政網點。據介紹,這已是老人寄出的819封信了,是發給“迷途”學子釋疑解難的“勸學信”。
第一封信寫給外孫
8年前,唐清章老人居住在清豐縣馬莊橋鎮。當年暑假,老人的女兒給他打電話,稱兒子整天在外面玩,不好好學習,希望父親能到家里住一段,教育、輔導一下外孫。于是,老人每天陪伴在外孫身邊,他發現外孫對籃球、足球、乒乓球等興趣較高,就是對學習不積極。于是,老人便主動找外孫談話,但沒想到外孫很不耐煩,還有逆反心理。經過多方考慮后,老人決定每天將要對外孫說的話寫在本子上,并故意放在外孫書桌上。
一段時間后,老人返回自己家中,但一直惦記著外孫,便決定每天給外孫寫“勸學信”,看著每天送來的信件,外孫思想觸動很大,慢慢主動學習。后來,老人的外孫成了一名軍人,但老人堅持給他寫信,告訴他要克服困難,在軍營里更要刻苦學習,爭當新時期合格的軍人。
8年寫了819封“勸學信”
一次,唐清章老人巧遇一同鄉,交談中同鄉說出了心里的煩心事:兒子太過內向,學習上缺乏自信,成績一直上不去。在同鄉的請求下,老人決定上門輔導這個內向的學生。接觸中,這個孩子不理不睬,無奈之下,老人再一次采取寫信的方式,用信和孩子交流,在寄出去第四封信后,唐清章收到了那個孩子的回信。漸漸地,兩人通過寫信進行交流,成為無話不談的“忘年交”,孩子有時還主動聯系唐大爺,詢問正確的學習方法,老人則為其釋疑解難。后來,那個內向的孩子不僅主動和同學交流學習經驗,還主動請教老師,成績上升很快,最后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全市重點中學。
之后,老人寫勸學信的事情被群眾所知曉,前來咨詢和請求老人為其子女寫信的人絡繹不絕。一個初中女孩告訴老人,自己每天都在研究如何自殺。通過深入交流,老人得知女孩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方法簡單粗暴,于是,老人除了堅持給小女孩寫信外,還給她的父母寫信。漸漸地,小女孩的父母轉變了管教態度,一家人其樂融融,女孩也開始安心學習了。
8年間,老人總共寫出了819封信,收到100多個學生回信607封。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0-12-20漳浦縣國稅局為未成年人辦實事 攜手企業捐書助學
- 2010-12-20西雙版納州“希望工程”助學款發放儀式
- 2010-12-13安溪:助學貸款助562名貧困學子圓大學夢
- 2010-12-07建寧縣開展 “志愿者助學幫扶”義拍品征集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