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大力推動文化科技衛生等下鄉活動常態化長效化
東南網-福建日報12月23日訊(本網記者 楊毅涵)入冬以來,寧德柘榮寒意陣陣,但東源鄉西源村的農家書屋里卻十分“火熱”。在這里,記者遇到經常來看書的魏冬林,他說:“我經常看有關茶園管理的書,里面介紹的知識很實用。把書屋送到農家,我們不出門也能隨時學習。”
作為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的內容之一,我省已建成農家書屋8150家,大量的出版物被配送到鄉村,讓廣大農民群眾常年都可以獲得有價值的知識、技術和信息。
近年來,我省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圍繞推動福建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積極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豐富活動內容,創新方法手段,完善運作機制,推動“三下鄉”活動規范化制度化長效化,實現了向“多下鄉”、“常下鄉”、“常在鄉”轉變。
健全機制“三下鄉”
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視“三下鄉”活動,在方向上牢牢把握,在政策上大力支持,在投入上切實保障。省領導經常深入一線調研新農村文化建設情況,了解農民的新需求新期盼,并每年帶隊開展“三下鄉”活動。
全省各地也建立健全“三下鄉”活動的組織協調機制,黨委宣傳部門牽頭抓總,科教文衛農等30多個部門分工協作,形成工作合力,確保真正將農民需要的服務送下鄉。
省里制定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意見》等政策措施,指導各地組織好“三下鄉”活動。同時,加大資金投入,將基層宣傳文化建設項目列入省委、省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設立扶持基層宣傳文化建設專項資金。由省委宣傳部牽頭組織的“三下鄉”示范活動,每年為活動所在地捐贈資金和物資近300萬元。
同時,積極爭取全國性文化下鄉活動在我省舉辦。央視“心連心”藝術團、東方歌舞團、總政歌舞團、國家話劇院等中央藝術院團多次來閩慰問演出,東方歌舞團還與泉州蓉中村簽訂了文化共建協議。
![]() |
![]() |
責任編輯:陳楠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