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職人員"強權雷語"頻出 自稱"弱勢"背后或藏腐敗
http://www.caoliu14.com?2010-12-21 09:08? ?來源:法制日報
我來說兩句
明確權責扭轉非正常心態
在采訪中,作為區政府工作人員的劉女士坦言,目前有關部門的公務員考核標準較為主觀、需要唯上是從,對未來穩定預期性不夠導致了她的“弱勢感”。
一名在政府部門從事矛盾調處工作的人員告訴記者,近年來社會矛盾不斷增加,很多事情處理起來非常棘手,面對這樣的工作,難免會焦慮、困惑,有時還會有力不從心的感覺。加上工作成績的考核,就更讓人感覺自己很弱勢。
“實際上公職人員的這種心理與我們目前矛盾多發的社會狀態也是相吻合的。不僅僅是社會的矛盾,在公務員內部也存在諸多的矛盾,不公平、不公正乃至一些潛規則的存在使一些公務員產生負面心理。”楊建順認為,這種負面心理的產生根源在于對公務員的權利、義務的明確化出現了問題。
楊建順進一步解釋說,目前干部乃至整個公務員隊伍的權利義務與責任不夠明確、不夠客觀、欠操作性。
“由于不夠明確,所以公務員會產生無所適從之感。在這種情況下,唯領導意向、唯輿論導向來行事,這樣就加大了他們的心理壓力。”楊建順說。
“而目前,‘懷疑公職人員’已經成為民眾的一種普遍情緒,這種帶有情緒化的官民隔膜加深了公職人員的危機感和弱勢感。”吳先生說。
楊建順告訴記者,現在許多事情發生后對公職人員的處置是基于民眾的情感化的譴責,屬于非理性、非制度性的,存在不客觀、不公正、不科學的狀況,不能從長遠解決問題。
“責任追究制一定要有一個科學的指標體系。”楊建順說,在不斷強調責任追究的情況下,把干部的權利和義務法定化顯得尤為重要,這是實現社會公平和正義的基礎,“只有建立一個科學、公正、公平的評價指標體制才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幫助公職人員養成健康的工作狀態”。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0-12-14“武大窩案”為何“想不腐敗都很難”?
- 2010-11-29"一把手"撐腰架空監督制度 集體腐敗已成反貪難點
- 2010-11-17“腐敗書記微博”是真是假須有個交代
- 2010-11-17揭開公安局長“腐敗日記”迷霧
- 2010-11-16超7成人支持“高考+面試”招生模式 又擔心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