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12月17日訊 為加快實施科教興區和可持續發展戰略步伐,全面建設創新型城區,構建社會大科普格局,推動經濟和社會實現跨越式發展。泉港區以提高人民群眾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為根本出發點,多管齊下推進各類科普載體建設,爭創省級科普先進區。
一、合力聯辦科普欄目。為豐富電視熒屏,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方法,提高公眾的科學文化素質。目前,中國科協主辦,中國科協聲像中心承辦,由泉港區科學技術協會、泉港區電視臺聯合開辦的《科普大篷車》電視欄目正式簽訂協議,根據協議《科普大篷車》在泉港電視臺每周五晚上20:40黃金時段分播放,普及版每周一期,每期15分鐘。《科普大篷車》電視科普欄目本著貼近基層、貼近百姓、貼近生活的三貼近原則,向廣大的人民群眾普及科學文化知識。欄目內容涉及尖端科學、高新技術、身邊科學、自然之謎、工業知識、農業技術、成才之道、致富之路、健康科學、醫藥常識、創新發明、生活竅門等。《科普大篷車》電視欄目的開播,將對泉港區貫徹落實《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創建全省科普先進區,推動全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構建泉港和諧社會發揮積極的作用。
二、著力建設科普場地。近期,在位于泉港區川沙路與公園路交匯處文化綜合中心舉行了奠基儀式,文化中心東臨區新規劃行政辦公大樓,西靠影視中心,按歐式風格規劃建設,融四館二中心于一體。“四館”為文化館、體育館、科普館、圖書館;“二中心”為青少年活動中心和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其中位于四層的科普館建筑面積約4500平方米,將于年底開工,2012年建成投入使用。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完善泉港城區公共、科技、服務設施,提升民眾科學素質。
三、努力營造科普氛圍。投幣水龍頭、冬暖夏涼的節能家居模型、用塑料瓶制作的風能小車……近日,在泉港二中舉行的“青少年科技創新比賽”上,作品處處散發著環保節能的低碳氣息。
泉港區高度重視青少年科學教育與培訓基礎,穩步推進“科技教育示范學校”和“科普教育基地”建設,全面實施未成年人科學素質行動和科學教育與培訓基礎工程,因地制宜開展了形式多樣的課外科普活動,致力培養青少年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受到廣大師生和社會各界的熱烈歡迎和廣泛好評,在各中小學營造了愛科技、學科技、用科技的良好氛圍。
據了解,泉港二中通過每年一度的“青少年科技創新比賽”以及每周開辦兩節課的通用技術課程,為學生搭建了展示平臺。除理科教師外,學校還專門安排三名科技輔導員,對學生的科技發明和社會實踐活動進行輔導。與泉港二中一樣,泉港區各中小學校、幼兒園結合自身實際推進學生科技創新教育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近來,以中小學生為主力的泉港區代表隊在“泉州市航海科普知識電視大賽”、第二十五屆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第七屆泉州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均榮獲佳績,獲得包括一等獎在內的多個獎項。(泉港區文明辦)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