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行政干預與市場調節相結合。
吳秉成說,市場也有失靈之時。農產品直接關系吃飯問題,不能讓價格長時間偏離,必要時須對重要生活必需品實行價格臨時干預,市場調節為主,輔以必要的行政干預。
如福州市由占當地蔬菜批發量70%的福州蔬菜批發市場組織貨源,低于市場價供應超市,若進貨價高于協議供應價,財政補貼;臨時取消蔬菜交易管理費,免除進場交易車輛停車費。
二是增加投放與活躍流通相結合。
增加基地上市量和省外調入,采取減免收費、補貼等措施,增加市場投放。如全省冬種蔬菜面積從原計劃的430萬畝擴至450萬畝;寧德市組織副食品基地投放生豬26萬頭、蛋品1350噸、蔬菜5.6萬噸;泉州市縣兩級財政專款補助蔬菜、食品公司等,作為外調副食品運價補貼。
另一方面,采取措施降低流通成本。如促進產銷對接、開設菜農早市等,減少中間環節,對整車合法裝載鮮活農產品的車輛免收通行費,減免交易費等。
雙管齊下,效果立竿見影。人人樂連鎖商業集團福建區生鮮部采購主管肖彥生說,近期人人樂門店菜價大幅跳水,主要原因除政府調節措施外,還有企業盡力減少流通環節,如向基地直接采購。
三是重點品種與全面保障相結合。調菜價的同時,采取措施加強多種主副食品市場供應,如加大生豬、蛋禽、水產品基地建設力度,合理安排儲備糧輪換,有序安排糧食輪出,穩定糧食價格。
四是調控價格與補助低保相結合。從今年第四季度到明年第一季度,對全省約112萬困難群眾發放臨時價格補貼。
五是短期措施與長效機制相結合。
五個結合的“組合拳”,使“菜價保衛戰”的成果得以鞏固。全省電視電話會議后第一周,19種蔬菜平均批發價下降13%;第二周,環比回落7%;第三周,回落2.8%;第四周,回落3.31%。
創新機制求持久。在取得初步效果的基礎上,我省進一步建立長效機制,確保“菜籃子”供應長期量多、質優、價穩。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