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價上躥下跳不該怨農民“看天吃飯”
http://www.caoliu14.com?2010-12-14 10:48?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我來說兩句
為控制好通脹預期,采取穩定物價的政策,執行個別價格臨時干預措施都可以理解。居民和農民都渴望物價不會暴漲,能夠平穩。就算在游資等其他復雜因素將菜價炒高時,也沒聽說哪個農民大賺成了富豪。農產品等價格飛漲,也會殃及其他商品和服務領域,農民也是物價上漲的利益受損者。
也許是因政策制定或執行中的些許疏忽,菜賤傷農才成為這一輪穩定物價措施效果初顯的副作用,但既然暴露出來,就不容小視,因為同樣面對物價劇變,與目前我國各種保障相對完善、投資渠道更多的居民相比,農民的承受能力要脆弱得多。
與此同時,仍有一些蔬菜還在重施“大蒜們”的故伎,比如正在一天一個價噌噌猛漲的河南汝州的蘿卜。所以現在如果不盡快加大財政投入力度,采取價格倒掛等短期解決方案,發展“農超對接”“農批零對接”等產銷對接模式,菜賤傷農的現象,還將周期性上演。 尹平平(新華每日電訊評論員)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0-12-13福州市菜價跌幅最高達59.15% 大眾蔬菜全面降價
- 2010-11-23平抑菜價“組合拳”等措施發力 幾毛錢青菜重回福州
- 2010-11-18福建省六大舉措穩定菜價 首次建立蔬菜儲備制度
- 2010-11-15菜價保衛戰:一場不得不進行的戰斗?
- 2010-11-12省物價局出臺措施規定 市場菜價實行一日一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