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講話〕
?
省委宣傳部副部長、文明辦主任 馬照南:
在更高起點上爭創全國文明城市“三連冠”
?
?
爭創全國文明城市三連冠是廈門市的堅定追求。特區建設三十年來,始終堅持全面推進、全面發展、全面提升,連獲兩屆全國文明城市,連續在全國公共文明指數測評中名列前茅,成績來之不易,意義非同一般。實踐證明,經濟特區不僅有能力建設高水平的物質文明,也完全能夠建設高層次的精神文明。這次會議站在新起點上,回看既往,總結得失,面向明天,鼓勁提氣,是深入深化的推進會,更是同心同向的誓師會。
全國文明城市評選是落實科學發展、推進創先爭優的多維比拼,是綜合實力和民心民力的城際競爭。再創全國文明城市,必須抓住大局大勢發展變化出現的新機遇。胡錦濤總書記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30周年慶祝大會上強調,經濟特區要繼續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交好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兩份答卷。云山同志去年在廈考察期間,要求廈門在精神文明建設、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文化建設尤其是文化創意產業三個方面成為全國示范。福建跨越發展,需要廈門走前頭、做龍頭、帶好頭,發揮領先領跑、牽動帶動作用。廈門經濟特區拓展到全域,要求加快島外建設,促進均衡發展,推進島內外一體化。海峽兩岸關系趨向緩和,廈門對臺交流的窗口作用、和平統一的前沿作用更加顯現。再創全國文明城市,必須面對形勢態勢發展變化帶來的新挑戰。全國文明城市評選,含金量高,權威性強,參與城市多,各方面都很關注,許多城市都鉚足了勁要爭這塊金牌。今年全國公共文明指數測評的結果已經鮮明反映出一些城市決心很大、措施很硬、進步很快、勢頭很猛,趕超進位,黑馬頻出,城市之間的差距進一步縮小,更多城市有實力有能力加入競爭,小進則退,不進大退。明年是“十二五”的啟動年、開局年,也是爭創“三連冠”的沖刺年、決勝年,形勢嚴峻,任務緊迫,壓力很大,難度不小。應對再創全國文明城市、爭創“三個示范”,我談三點建議:
一、提升思想立意,建設人文城市
城市文明的深度發展,思想引領、道德教化、文化支撐的要求必然凸顯。單純的物化較量不可能使我們長久占據制高點,只有文化的厚植繁榮、思想觀念的領先才是不可替代的持久優勢。富裕城市之后,建設人文城市是大勢所趨。廈門有著良好的人文資源、人文精神和人文傳統。再創新高,要堅持以人為本,以高度的文化自覺、文化自信、文化自強來建設城市、提升城市,走內涵拓展、素質提升的人文發展路子,更加注重圍繞人、尊重人、服務人,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德育人,更加注重城市精神的培育,更加注重對各階層人民的關心和關懷。
二、提升精細管理,建設善治城市
文明和善治是聯系在一起的,文明城市必然是善治城市。管理精細化是廈門多年創建形成的好的習慣、好的作風、好的機制。廈門經得起看,經得住查,關鍵在于基礎工作做的實,基本環節抓的細。工作過細,成效過硬。精細強調過程,善治反映結果。要以“止于至善”的要求,強化細化管理。精細要體現務實扎實,從具體事情抓起,解決具體問題;要體現公平正義,依法辦事,規范管理;要體現開放民主,按照群眾的意愿管好城市。
三、提升民生福祉,建設幸福城市
實現人民幸福,是創建文明城市的最終目的。圍繞民生,建設生態優美、有利工作、方便生活的宜業宜居環境,促進人們生活富裕、精神富足、身心富強。在這樣的城市里,群眾的滿足感、舒適感、幸福感就更顯著更強烈。最近,全省正在“大干150天、打好五大戰役”,其中許多項目都跟普通群眾貼得緊靠得近,比如公廁、公交、綠化等等,都是老百姓日常最關心的問題,都是普惠民生的實事。這些事情做好了,問題解決了,千家萬戶的幸福感和整座城市的向心力凝聚力都能夠進一步增強。
非常期待廈門能夠在這三個方面持續努力,以先人一步、深入一層的實踐和成效真正成為全省、全國的示范。
(本文根據11月17日馬照南同志在廈門市第十二屆精神文明建設表彰暨第三屆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動員會上的講話要點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