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00萬留守兒童成空巢鄉村守望者 漸被“污名化”
http://www.caoliu14.com?2010-12-02 16:57? ?來源:工人日報
我來說兩句
“污名化”何以成為傾向
目前,一些媒體對留守兒童報道出現負面傾向,如墮落成網癮少年、有暴力行為、精神脆弱等。
任運昌跟蹤研究了近400篇相關學術論文發現,約1/4的文章對上述問題也有夸大其詞的傾向。比如,有論者僅憑“據調查”三個字,就斷定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的表現是“不務正業,學習成績普遍較差、不守法紀,犯罪傾向較大……甚至好吃懶做,小偷小摸,染上毒品”。“這些和心理問題有什么關系?”任運昌反問。
任云昌認為當前社會有人為擴大留守兒童各種負面特征的現象,導致我國留守兒童在一定程度和范圍面臨“污名化”傾向。
“污名化的實質是促使一種排斥性社會關系網絡的形成。目前社會對留守兒童各種問題的關注,基本不存在對他們進行污名化的主觀故意,但一味盯著其問題,久之會客觀上造成污名化的效果。”任運昌對本報記者解釋。
在調查中,任運昌認為對留守兒童具有正確認知的實踐工作者并不多見。由于恨鐵不成鋼的心態、自我生存發展處境的相對惡劣、留守兒童教育帶來教育工作負擔的增加,以及正確學生觀的缺乏、奉獻精神的弱化等原因,一些老師如果奉獻精神薄弱,就會造成對留守兒童的排斥。
而且,很多非留守兒童家長擔心自己孩子被留守兒童帶壞,也易將留守兒童的負面特征擴大化,以警示自己孩子遠離留守兒童。還有一些媒體為了片面追求吸引眼球而刻意描繪一些極端的案例,都會造成對整個留守兒童群體的負面刻畫。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0-12-02“我想和爸爸媽媽在一起”——走近留守兒童
- 2010-11-30亳州市讓留守兒童在關愛中成長
- 2010-11-25長豐縣舉辦留守兒童法制講座推動平安校園建設
- 2010-11-25[河南] 濮陽清豐縣“12345”行動關愛留守兒童
- 2010-11-24[安徽] 亳州市新建留守兒童之家近千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