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煌"十一五" 海西戰略帶來福建發展新機遇新動力
全省經濟總量從2005年的6560億元到2009年的11949億元,人均GDP從2005年的2000多美元到2009年的4800多美元,財收總收入從786.83億元到1694.42億元,均提前實現“十一五”規劃目標;
全省交通完成投資預計將達2200億元,超過“十一五”規劃目標65%,相當于“十五”完成投資的3倍,超過了新中國成立至“十一五”我省交通固定資產投資的總和;
“三縱六橫九環”海峽鐵路網將福建帶入高鐵時代,“兩縱兩橫”高速公路主骨架,使全省75%以上縣城實現半小時內上高速;
……
福建的全面提升,從量到質——
三次產業比例由2005年的12.6:49.2:38.2調整為2009年的9.9:48.6:41.5;電子、機械、石化三大主導產業轉型升級,集聚能力不斷增強,產業鏈不斷延伸,已產生60多個產業集群,工業增加值占全省GDP17%;
圍繞14個重點產業,推進300項、總投資700億元的產業振興和技術改造重點項目,建設和完善了250家以上省級企業技術中心、35個企業技術創新公共服務平臺;不斷拓展的“6·18”項目成果交易會,已成為自主創新、轉變發展方式的加速器;相繼出臺的《關于貫徹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的實施意見》、《福建省提升自主創新能力重點工作分解方案》、《福建省引進高層次創業創新人才暫行辦法》、《海西產業人才高地建設實施辦法》和《海西創業英才培養實施辦法》等一系列政策,不斷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加快建設海西創新體系,謀求經濟長遠發展主動權。
![]() |
![]() |
責任編輯:陳楠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