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化騰們的房補折射畸形的“勵志模式”
http://www.caoliu14.com?2010-10-29 11:37? ?來源:華西都市報
我來說兩句
一切優(yōu)勢資源、政策利好都被“成功者”壟斷了,但這里“成功”的解釋權,卻也被人壟斷了。羅永浩所批判的“所有在雨天被蠻橫的寶馬車濺過一身泥的窮光蛋都應該發(fā)憤圖強努力賺錢買寶馬車然后去濺別人一身泥”的“勵志觀”,橫行于世。而諸如唐駿學歷門和馬化騰房補門等,就可視為這種“成功學”“勵志觀”的變種。
吃虧的人永遠吃虧,占便宜的永遠占便宜,馬太效應被無形持續(xù)地放大。窮者愈窮,富者恒富,權二代們甚至世襲了祖上的壟斷權。多孔性的社會結構被阻塞,上升通道淤塞,社會就會板結,失去生氣。所以,當聽到有人說“我們的所有努力就是為了獲得特權”時,很多國人深有感觸。在小到孩子上學排名,大到政府壟斷的“占有性”的資源分配中,這種“特權”意識和操作都有跡可循。
這種傳統(tǒng)是與體制有關的文化問題,它長期存在,根深蒂固,但卻并不代表它有天然正當性和正義性。特別當它以公共政策的面孔出現(xiàn)時,就更可疑了。以高層級人才房補為例,這點錢對這些“人才”意義有限,但卻嚴重戕害公平正義。而且它的政策導向意義更可怕,那是一種負面激勵,暗示的是只有成為“人上人”才能擁有房補等“特權”。這在貧富分化之外,加劇了社會心理分化,且這種成王敗寇邏輯和政策應有的公共理性嚴重相悖,不得不察。□本報評論員李曉亮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0-10-29馬化騰該領房補嗎?
- 2009-12-24馬化騰柳傳志等當選中國經(jīng)濟十年商業(yè)領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