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鐵觀音非遺博覽會上綻異彩
10月15日,由文化部、山東省政府聯合主辦的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在山東省濟南市舜耕國際會展中心廣場開幕,作為4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試驗區之一的福建省“閩南文化生態保護試驗區”亮相博覽會,其中,列入閩南文化生態保護范疇的安溪鐵觀音制作技藝在此次博覽會中大綻異彩,廣受歡迎。
搖青、炒青、包揉……當日上午10時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烏龍茶(鐵觀音)制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魏月德在福建展館,用安溪空運到濟南的新鮮鐵觀音茶青,向參觀嘉賓、觀眾展示傳統安溪鐵觀音音制作技藝,讓泉城市民首次見識安溪鐵觀音制作廬山真面目。同時,參展茶企還通過圖片展示、視頻播放、現場演示、產品品飲等形式,為現場嘉賓及廣大參觀群眾送上香韻俱佳的非遺產品,全方位展現安溪鐵觀音傳統制作技藝的神奇魅力,不但普及了安溪鐵觀音茶知識,傳承安溪鐵觀音茶文化,而且讓更多的人了解安溪鐵觀音,熱愛安溪鐵觀音。
2008年,鐵觀音制作技藝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被文化部正式確定為中國申報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的備選名單。上海世博會,安溪鐵觀音被評為“中國世博十大名茶”第一位。(安溪縣文明辦)
![]() |
責任編輯:陳楠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