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后一位飛虎隊員去世享年93歲 系閩清人(圖)
http://www.caoliu14.com?2010-10-19 10:47? 呂蘊嵐?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立志報國 加入“飛虎隊”抗日
1918年,吳其軺出生在閩清縣十五都一個鄉紳家庭,是家里的第十個孩子。父親吳鑾仕重視教育,膝下孩子都接受了高等教育。
原本他的理想是當一名教師,1936年,吳其軺正在青島讀師范大學。但是大街上的一則黃埔軍校筧橋中央航校招生的告示,徹底改變了他的命運。他疾書回閩,希望父親批準他投筆從戎,“只想殺敵報國,奪回東三省”,并不等父親回信就毅然從師范大學退學。當時懷抱“航空救國”的有志青年為數眾多,能考上航空學校,可謂百里挑一,18歲的吳其軺考上了。
1941年2月,吳其軺被分配到成都鳳凰山機場驅逐機總隊,任飛行員。同年6月22日,吳其軺駕駛一架沒有戰斗能力的教練機飛到嘉陵江口的時候,遭遇4架日本戰機,被擊中后落水。消息傳回后,戰友們以為他犧牲了,含淚分光了吳其軺留在宿舍的物品,但吳其軺大難不死,被當地村民救起。
這次空難,吳其軺身中3彈,坐骨神經被打斷,左腿終身傷殘。醫生表示,吳其軺以后行走都困難,他不信,每天咬牙做幾百個仰臥起坐和俯臥撐,又重新站立行走。1942年,中方空軍第五大隊與美軍“飛虎隊”合作,成立中美空軍混合團,吳其軺以優異的飛行成績入選。這一年,日軍攻占中緬邊境,完全切斷國際援華物資運輸線,中美軍方決定開通空中航線,即著名的“駝峰航線”。
這條世界上最危險的航線,吳其軺飛了4趟,晚年仍對該航線之險記憶猶新。吳其軺曾回憶說,當時飛機性能差,最大飛行高度不超過7000米,飛機只能在山峰之間穿行,稍有差池就會撞機身亡;他每次飛行駝峰航線,都做好犧牲的準備。
基于他卓著的戰功和高超的飛行技術,盟軍授予他“飛行優異十字勛章”和“航空獎章”,此外,國民政府還授予他17枚勛章,擢升為中校。
![]() |
責任編輯:徐嶸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