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自理能力差 婚姻不牢固
典型案例:小麗和阿明(均為化名)是大學同系同學,在校園里就已浪漫牽手,談起戀愛。大學畢業后不久,他們就在各自父母的資助下,在鼓樓區中心地段買了套房子,并結了婚。婚后不久,他們發現雙方都不會做家務,生活自理能力都很差。兩人都是福州人,一合計,索性平常都到各自父母家“蹭飯”,周末下館子吃,家里衛生請鐘點工做,洗衣服小件的放洗衣機,大件的送到干洗店干洗。
一次,兩人在外面玩后回家都餓了,但冰箱里沒有吃的東西。阿明叫小麗下樓去買點吃的回來,可小麗說自己也累了,讓阿明去買。阿明開始指責小麗不勤快,小麗也不甘示弱地反駁,由此兩人大吵了一架。雙方對這種天天“住賓館”式的生活都覺得厭煩,婚后不久就決定離婚,并為婚房分割等問題鬧上了法庭。
法官點評:1980年后出生的獨生子女之所以成為離婚高發人群,與父母從小過分溺愛,凡事幫孩子拿主意,養成孩子動手能力差、缺少寬容度有直接關系,該群體中許多人以自我為中心,社會責任感和家庭責任感淡薄,這導致他們的婚姻穩定性下降。
同時,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一代人對婚姻感情質量的要求更高,對平淡生活的不滿,使得他們不愿意湊合,一些由生活瑣事引發的“婚姻死亡”現象越來越多。再加上他們離婚大多沒有財產分割和子女撫養問題,使得他們離婚時的顧慮少了很多。
不少離婚理由“很雷人”
記者在調查中還發現,除了上述原因外,不少“80后”的離婚理由相當“雷人”:一方晚上睡覺經常磨牙、打呼嚕、說夢話,另一方感到睡眠質量受到很大影響,無法忍受;夫妻雙方的飲食習慣差異大,一方愛吃辣,另一方愛清淡食物,由此“同桌異夢”;雙方的理財觀念相差甚遠,一方花錢大手大腳愛買奢侈品,另一方卻恨不得把手頭的每一分閑錢都存起來,由此產生矛盾;一方在網上與他人搞虛擬結婚,覺得純屬娛樂,另一方卻覺得配偶背叛了自己,無法容忍。
![]() |
責任編輯:徐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