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個20年的堅守,瑪麗的執(zhí)著、陳青的堅持,馬長白的永不放棄,透過這些志愿者的身影我們分明看到的是一個個風雨兼程堅守崗位的戰(zhàn)士,沒有任何理由可以讓自己擅離職守,除非倒下。
曾經(jīng)有一個志愿者是這樣闡釋自己的志愿行為的:在志愿行為之初,根本無法預想自己到底能夠起多大的作用,可是因為相信積少成多、集腋成裘,于是在日積月累中漸漸明確了自己的方向,而巨大的成就感也讓自己成為了一個不折不扣的志愿者。從最初的1個孩子到現(xiàn)在的2000多個孩子,馬長白就是這樣,腳踏實地、積少成多,一步步走到現(xiàn)在的。而其背后的辛酸和苦楚或許只有他自己才能體會。
拍攝過程中,我們采訪了馬長白的女兒馬山鳳,對于媒體馬山鳳不置可否,因為爸爸的關系,自己上了多少次電視已經(jīng)數(shù)不清楚了,可每次采訪她都會重復同樣的一句話,“爸爸做的這些事情確實可以理解,可做得也實在太過了”。這是馬山鳳肺腑之言,因為在鄭天俤尚在人世的時候,女兒曾不止一次地目睹媽媽在夜深人靜時躲在被窩里泣不成聲,而就是在媽媽被查出身患絕癥的時候爸爸依然不止一次地奔波于廣西與福建之間。或許所有的人都會發(fā)出這樣的疑問,沒有任何目的也不圖任何回報,馬長白為什么會這樣做,舍得拋棄曾經(jīng)擁有的幸福跑到千里之外的廣西,并且一做就是20年,甚至連病重的妻子都不顧。對于這樣的疑問,馬長白有著自己的解釋,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為了助學他必須舍棄家庭。事實上,除了與生俱來的同情心,馬長白說更多的是因為自己在遭遇不幸的時候社會也向自己伸出了援手。可以看得出來馬長白說這些話的時候是欣慰的,他說只有這樣社會才能和諧。于是在回答他的妻子鄭天俤墓穴上那個圖案的真正含義的時候,我在鍵盤上敲下了這樣的文字:“從馬長白無奈的口氣中,我們漸漸讀懂了墓穴上這個圖案的真正含義,廣西與福建心連心,馬長白這么一對普通的夫婦用自己的行動為我們詮釋了傳遞的力量,也正是因為這種力量,福州的志愿者也紛紛走上了街頭。”
可能也正是基于此,馬長白在妻子離開人世之后依然為自己的慈善事業(yè)疲于奔命。由于女兒已經(jīng)組建自己的家庭,馬長白獨自一人過著清苦孤單的生活,60多平米的房間里堆滿了雜七雜八的東西,時常還有老鼠、蟑螂等出沒,可就是這樣的起居環(huán)境,馬長白卻很享受,或許他更關心的是自己資助了多少個學生,運送了多少的物資去廣西,對他來說慈善是一種事業(yè),也是一種生活方式。
馬長白用馬和老虎這兩種動物來形容自己,他希望自己擁有老虎的威性,可以讓謊報貧困生情況的現(xiàn)象無處遁形;他更希望自己擁有馬兒善跑的本領,能夠再為那些大山里的孩子跑上10年、20年……
![]() |
責任編輯:徐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