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深鐵路東孚段拆遷成"范本" 上月每天拆遷4棟房
配套 擬給拆遷戶建“農具房”
一位東孚村民坦白告訴記者,農民對于拆遷,最大的不舍是從一宅一戶,變成住進套房,失去了自己的小天地。站在農民的角度,如何用更大的惠民政策,解開農民的“獨宅情結”,考驗政府部門的通盤計劃。
據海滄區介紹,在扎實推進征地拆遷工作的同時,海滄區還做到了經濟發展、保障民生、穩定社會等各項事業的全面推進,其中包括關注被征地農民的生產生活出路、解決被征地農民再就業、大力完善農村社會保障、開展全民醫保……一系列惠民舉措的推進,讓百姓感受到了切實的溫暖。
兩個細節體現出人文關懷。搬進套房后,農民仍然要去地里面干活,這些農具總不能天天拿上拿下。據了解,根據規劃,未來的安置房,農戶將會有專門的 “農具房”,省去爬上爬下之苦。
而妥善處理6座廟宇和宗祠,則被看成是對民俗文化、宗族血緣的一種尊重。“一系列的配套都跟上,才會真正讓拆遷的農民無后顧之憂。”山邊村民老李告訴記者。
![]() |
責任編輯:陳楠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