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活動
?
?
(增刊)
?
福建省文明辦?? ??????????????????????2010年9月25日?
??
?按:全省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會議召開之后,明溪縣文明委結合實際,制定了《明溪縣關于開展“培育新農民、倡導新風尚、建設新環境、發展新文化”文明和諧示范村創建工作實施方案》,進一步明確創建目標任務和要求,加強統籌協調,強化部門職責,為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作出了全面部署。現轉發該方案,供各地參考借鑒。
??
明溪縣關于開展
“培育新農民、倡導新風尚、建設新環境、
發展新文化”文明和諧示范村創建工作實施方案
?
為了深入貫徹落實縣委十屆七次全會精神和省、市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會議精神,大力推進我縣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經縣文明委研究決定,在全縣農村開展“培育新農民、倡導新風尚、建設新環境、發展新文化”文明和諧示范村創建活動,具體實施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根本,以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為載體,以提高農民素質和農村社會文明程度為目標,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著力培育新農民、倡導新風尚、建設新環境、發展新文化,為促進我縣農村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思想保證、精神動力和文化條件。
二、創建重點
到2010年底,省道秀里線公路沿線獅窠村、王橋村、上坊村、王陂村、石珩村、碧州村、沙溪村、梓口坊村和各鄉鎮公路沿線的楓溪村、官坊村、夏坊村、李沂村、蓋洋村、村頭村、葫蘆形村、胡坊村、奮發村、夏陽村、下坂村、紫云村全面達到創建標準。
三、主要目標和創建標準
1.培育新農民。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廣泛開展思想道德教育,培育具有“新思想、新觀念、新素質”的新型農民。大力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宣傳普及,引導農民群眾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培養農民群眾的創業意識和創新精神;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普及“八榮八恥”的基本要求,推動形成男女平等、尊老愛幼、扶貧濟困、團結友愛、禮讓寬容的人際關系;扎實開展經常性的形勢政策教育、實用技能培訓和法制宣傳教育,積極引導農民學科學、學技術、學法律,提高創業致富能力,培育復合型高素質農民。
⑴抓好學習型農村黨組織創建活動,發揮黨支部在文明創建活動中的戰斗堡壘作用。
⑵通過組織宣講、舉辦報告會等形式,幫助農村廣大干部群眾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黨的理論,進行形勢政策教育、法制宣傳教育。
⑶開展經常性的實用技能培訓,切實提升農民素質。每村實現有3—5個實用技術人才骨干,每10個農戶有1戶科技示范戶。
2.倡導新風尚。培育樂觀、豁達、寬容的精神和自尊自愛、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營造“文明、和諧、誠信、向上”的社會新風尚,樹立正確的社會價值導向和行為標桿,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努力構建和諧社會。
⑴開展修訂和完善村規民約活動。村規民約是廣大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的重要體現;是規范農村黨員干部、群眾的行為,是增強法制觀念,強化農村社會管理,保持社會穩定,維護廣大村民的合法權益,形成一種良好的村風有力措施,各村要積極組織開展村規民約修訂完善工作,以適應新的變化。在八月底前全面完成修訂完善工作,并將村規民約打印成章,發放到每家每戶,使村民人人皆知,人人遵照。各村要在本村的村莊路口或村集結點設立固定性村規民約,供本村村民及外鄉人遵照執行。修訂完善后各村的村規民約由各鄉鎮文明辦統一于8月30日前報送縣委文明辦,縣委文明辦將裝訂成冊。
⑵開展文明戶評選活動,推動農村精神文明“細胞工程”深入開展。把創建“十星”文明戶活動與改善農民生產生活結合起來,與教育、衛生、體育等各項社會事業結合起來,引導農民群眾崇尚科學、抵制迷信、破除陋習,養成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市級文明村中的文明戶創建面應達70%以上,縣級要達60%以上。
⑶開展“樹三榜、評十佳”及推薦身邊好人活動。組織開展道德模范進農村巡講巡展活動,發揮典型示范引領作用。
⑷在農村青少年中深入開展“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主題實踐活動。
⑸廣泛開展創建文明墟場活動,努力打造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新亮點,文明墟場創建活動覆蓋全縣各鄉鎮并通過驗收。
⑹積極推進農村志愿服務活動,發展農村注冊志愿者,各鄉(鎮)按鎮區所在地人口20%比例組建社會志愿者服務隊,每村建立一支社會志愿者服務隊伍,每支隊伍人數不少于30人,并正常開展活動。
3.建設新環境。切實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村容村貌整治,改善農民群眾生活環境和農村生態環境,以村莊“五化”(硬化、亮化、綠化、美化、凈化)為主要內容,加強環境衛生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各項設施的管理運行水平,深入開展“家園清潔”行動,大力開展新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不斷提高村民的環境保護意識和公共衛生管護意識,切實解決村莊存在的臟亂差問題,不斷美化農村人居環境和生態環境,實現“村容整潔”目標。
⑴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實現編制村莊規劃,并經縣人民政府審批;實現每村通一條硬化公路、村內主干道路面硬化,客運每村一亭;實現20戶以上自然村通廣播電視;互聯網、固定電話到村;移動通信到村;實現戶戶通電;建有衛生室或巡回醫療點,并配置相應學歷的鄉村醫生。
⑵抓好“家園清潔”行動。建立固定的垃圾集中堆放點,完善生活垃圾收集設施;對房前屋后、路邊、河邊、橋邊、墻邊、公共地段、村內的垃圾要徹底清除,日常不見暴露的生活和建筑垃圾,對所有河道、水塘、水溝的漂浮物徹底打撈,日常不見漂浮物;配備必要的垃圾清運設備,保證日產日清;拆除違章建筑物,拆除陳舊破損的簡易房、亭棚、圍墻和破舊的糞坑、茅廁等,整治亂掛亂接、亂搭亂建及亂堆亂放等有礙觀瞻現象;農戶飼養的雞、鴨、鵝等都要實行圈養,畜禽養殖區必須與居民集中區有效分離;對所有陰溝、下水道要進行疏通,農戶灶間、禽圈的污水要有排放溝渠,嚴禁任意流淌;搞好“四旁”綠化,推行農戶門前包衛生、包秩序、包綠化、包治安,引導農戶積極開展綠色生態家園創建活動,實現村在林中、路在綠中、房在園中,人在景中的社會主義新農村風貌;每個鄉(鎮)至少要完成一個市級以上的文明村創建。
⑷加大城鄉共建力度。深化城鄉結對共建活動,組織文明行業、文明單位積極參與;幫助農村建設公共設施、治理村容村貌,改善文化條件、開展科技培訓,使城鄉共建不斷向廣度拓展,向深度推進。
⑸開展文明示范一條街活動創建活動。各鄉(鎮)要結合“五大戰役”,打造一條富有特色的精神文明建設長廊,進一步完善和落實“門前三包、門內達標”責任,發動群眾全員參與,共建共享,對街面路段進行常態保潔,保持平整通暢,無亂堆亂放、亂涂亂貼、亂拉亂掛、占用道路等現象。
4.發展新文化。優化基層公共文化資源配置,推動優質社會資源向農村轉移輻射;積極開展農民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支持和鼓勵農民自辦文化,發展農村特色文化,活躍農民文化生活、占領農村文化陣地,不斷滿足農民群眾的文化需求。
⑴加強農村文化陣地建設與管理。加大對農村文化陣地的建設力度,完善文化基礎設施,并加強日常管護,提供后續支持;每村建有閱報欄、宣傳欄、科普欄,做到每月定期更新;每村建有廣播室,并正常廣播;各示范村、整治村建有文化活動室、農家書屋(或三農書屋),有圖書1000冊左右、報刊雜志20種以上,并配有報夾、書架等相應設施;在中心村建立宣傳文化中心戶,配有圖書300冊、報刊雜志10種以上,配有電視、VCD等相關設施,使之成為傳播文化的基層陣地;各示范村、整治村建有球場、健身路徑等設施。
⑵深入開展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總結經驗,完善機制,做到常下鄉、常在鄉。
⑶發展農村特色文化,活躍農民文化生活。加強農村電影放映隊伍的建設,實現各村每月放映一場電影;加強優秀文化產品的宣傳推介,通過政府配送、城鄉結對贈送等方式為農民送上文化服務;對本地流傳的歌謠、民謠,傳承下來的風俗民情及娛樂活動予以收集、整理、推廣;利用春節、清明、端午、中秋等重要民族傳統節日,以“我們的節日“為主題,廣泛開展節日民俗活動、文化娛樂活動,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著力抓好農村文化旅游、紅色旅游、生態旅游,充分利用我縣新農村建設的現有成果,全面整合特色農業、生態農業和歷史文化、傳統名吃等資源,倡導“新農村、新旅游、新體驗、新風尚”理念,利用農業經營、農村活動、田園景觀及農村文化等資源,科學規劃、合理開發成體驗農業與休閑游憩的新產業,將生產、生活及生態結為一體,發展以鄉村生活、鄉村民俗和田園風光為特色的鄉村旅游,打造出具有特色的新農村生態旅游線路。
四、保障措施
1.建立健全組織領導機制。要充分認識“四新”文明和諧示范村創建活動對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意義,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各鄉(鎮)、行政村要建立“四新”文明和諧示范村創建工作領導小組,由一把手擔任組長,分管創建工作領導為副組長,并把創建工作的各項任務落實到部門和具體責任人,形成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著落,各負其責,齊抓共管的創建局面。縣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聯席會議成員單位要確定具體負責人,積極主動配合各鄉鎮做好“四新”文明示范村創建工作。各鄉鎮創建工作方案于2010年9月10日前上報縣委文明辦。
2.建立科學的責任目標管理體系。要把創建“四新”文明和諧示范村工作與中心工作有機結合起來,用創建工作全面提升各項工作質量,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要根據各自職責,制定具體工作計劃,對所承擔的目標任務進行細化分解,明確工作目標、重點任務、責任部門、責任人和完成時間,做到任務具體、分工明確、責任到位。結合全縣大干150天、打好“五大戰役”的戰略部署,全縣各示范村、整治村及省道秀里線公路沿線各村各項工作要達到要求,對于具體任務在年內無法實現(完成)的,責任單位要在2010年12月底前以書面形式向縣文明委說明原因,并列入各部門、各鄉(鎮)精神文明建設考評內容。
3.建立健全考核激勵機制和督導考評機制。要逐步完善工作方法,督促各項任務目標落到實處。縣委文明辦要建立健全檢查通報制度,加強動態管理,不定期地組織各種督促檢查活動。縣文明辦將把“四新”文明和諧示范村創建工程完成情況,作為新一屆各級文明單位、文明鄉(鎮)推薦評選的重要依據,并根據年底考評結果表彰一批縣級文明和諧示范村。
4.建立城鄉結對共建機制。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充分調動社會各界參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積極性,開展“城鄉結對共建文明”活動,加大各級文明單位對結對村的幫扶力度,探索建立并不斷完善城鄉結對共建機制。
5.努力營造“四新”文明和諧示范村創建輿論氛圍。積極培樹典型,及時總結、廣泛宣傳工作中涌現出來的先進典型,充分發揮典型的示范帶動作用。各鄉(鎮)、縣農村精神文明建設聯席會議成員各單位要要充分利用各種宣傳媒介,及時報道活動動態,大力宣傳創建工作中的好經驗、好做法,努力營造強大的輿論聲勢,形成強有力的輿論導向。
?
附:“四新”文明和諧示范村創建工作實施方案目標任務分解表
?
明溪縣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指導委員會
??????????????????????? 2010年8月19日?
?
?
準 ??印? 號:福建省內部資料出版物
出版許可證K149號
?
投稿郵箱:dtyj2766@163﹒com? 子?? 網址:http://www.caoliu14.com
報:中央文明辦,省五套班子領導,省文明委成員,省委宣傳部領導
發:省直有關部門,各市、縣、區黨委、政府、文明辦,省委宣傳部各處室,各兄弟省、市、自治區文明辦
內部資料? 免費贈閱???????????????? ??????????(共印800份)
?
附:“四新”文明和諧示范村創建工作實施方案目標任務分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