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花甲老人的幸福與夢想
約好8月10日的上午要到陳青家采訪,陳青便早早準備了許多飲料和水果,一到那里,便端上來招待我們,深知她的家庭境況,再加上工作在身,我們一進門便“探測起地形”來,見我們遲遲“不動手”,在一旁的君君就急了,“你們要是不吃哈密瓜,我就不接受你們的采訪了”——這聰明可愛的小家伙~~~
這就是陳青和君君,一對10年來相依為命卻沒有絲毫血緣關系的母女。爽朗、熱情、周到,是陳青母女倆給我們的第一印象。
10年沒進理發店
陳青開玩笑說自己是典型的“月光族”,一個月2000塊錢的退休金,除了他們倆的日常飲食用度外,大部分的錢都要花在君君的治療、學習上。10年來,陳青省吃儉用,卻也磨練出了一手的好手藝,她和君君已經10年沒有進過理發店,自己對著鏡子剪頭發已經成了陳青的家常便飯,而更讓我們吃驚的是君君的日常衣服很多都是陳青自己改造的,采訪時,陳青翻出了一件君君的紅色棉襖,饒有興致地給我們介紹了起來:“你知道這兩只袖子是用什么做的嗎?”——“??”——“是君君小時候穿的棉褲的褲管做的”,看著樂在其中的陳青,我們分明看到了一種別樣的幸福,而這種幸福源自于常人看來難以理解的付出和堅守。
難以實現的夢想
看幾年前其他媒體給陳青拍攝的畫面,雖然也已經50多歲了,可那會的陳青依然光彩照人,一頭烏黑亮麗的波波頭中透出的是那個年代少有的時尚。而幾年的勞累,讓進入不惑之年的陳青著實變成了一個白發蒼蒼的老太太。而就這么一個老太太,她的心中卻藏著一個在她看來難以實現的夢想。盡管陳青治愈君君的感人事跡經電視、報紙等多家媒體的報道,已經在全省、乃至全國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陳青也因此聲譽鵲起,很多患者的家長都慕名前來希望陳青能夠對他們伸出援手。可是,如今已經退休的陳青還僅僅是一名康復醫學專業的中級技師,并沒有針灸技師的資格證,這也就意味著如果她用自己的針灸技術去行醫,就有可能觸碰到法律的高壓線。善良的陳青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那些腦癱患者沒有尊嚴地生活,對陳青來說,這是一種永遠無法愈合的痛。
除了君君,陳青還希望能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改變更多孩子的命運,或許有人會問,陳青你一個人拉扯著一個君君就已經力不從心了,你還有什么能力去幫助其他的孩子呢。殘酷的現實確實給陳青留下了很多遺憾,可是她的愿望是美好的,為了這份可以照亮人間的擔當和責任,陳青愿意再堅守10年、20年、30年……
![]() |
責任編輯:徐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