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說:根據常識,陳青意識到這是屬于心理學方面的問題,需要求助相關的專家,揣著身上僅有的四五千塊錢,帶著君君,陳青開始輾轉于山東、北京等地尋求專家的幫助,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們參加了央視《心理訪談》節目的錄制,專家的介入,慢慢解開了母女倆多年來的心結。
解說:事后,君君給自己畫了一張全家福,她心目中的爸爸高大而又帥氣。
解說:令陳青欣慰的是,現在君君的智商,特別是語言智商已經接近同齡小孩的正常水平了。陳青說,她現在最大心愿就是和君君平平安安的,自己慢慢老去,君君慢慢長大,兩個人快快樂樂的。每當夜深人靜,疲憊的陳青總會沉下心來,記錄下君君成長的每一步足跡,記錄下自己當母親的所思所想。
日記(大意):
沒有想到我以這樣的方式結束了單身生活,我和君君彼此都成了生活的另一半,相互依靠,不管風雨來不來
慢動+音樂宣染氣氛
《海峽都市報》的一則報道打破了陳青原本生活的平靜
年過半百,孤身一人,毅然將腦癱孤兒帶回家治療
君君的進步是她最大的動力
2003年的早晨,君君第一次開口叫媽媽
為了不傷害君君,陳青北上求助,打開了自己和君君多年的心結?????????????????????????????????????????????????????????????????????????????????
主持人報尾
對于君君的關心,陳青細膩而又周到。拍攝過程中的一個細節深深打動了我們,采訪時我們不小心涉及到了一些敏感話題,可能讓君君感到了不適。事后,陳青特地打電話來再三囑咐我們少用、甚至不用君君的采訪鏡頭,陳青不希望在君君的成長道路上留下任何不快的陰影。如果要問,一個母親可以為孩子付出多少,我想答案應該是永無止境,雖然沒有經歷十月懷胎的艱辛,更沒有體驗過一朝分娩的陣痛,可是陳青卻用十年的堅守和付出,為我們丈量出了一份母愛的偉大。感謝收看本期的《海西志愿者》,下周同一時間再見!
![]() |
責任編輯:徐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