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愛走動 先天性四肢畸形患者打上籃球
東南網9月12日訊(本網記者 謝添實)日前,記者在莆田市社會福利中心看到了吳志杭。已經17歲的他看到記者絲毫不害羞,青春帥氣的臉龐始終洋溢著燦爛的笑容。在和記者的整個交談過程中,記者看到的是他開朗、堅強和積極向上的心態。
他告訴記者,他是特地從學校回來看省假肢中心的叔叔阿姨們的。“因為剛開學,學校還沒有正式開課,聽說省假肢中心的叔叔阿姨們今天要來,我特地來看看他們。”當天,省假肢中心工作人員特地到莆田為當地肢殘人士測量取模。
事實上,吳志杭和這些叔叔阿姨們早已熟得像是一家人了。吳志杭從小患有先天性四肢畸形,有8年的時間,他是靠自己殘缺的四肢在地上爬著行走。2001年,他成為福建電腦型福利彩票開通時首批救助的10名孤殘兒童之一。
2001年4月,吳志杭在福州協和醫院做了雙小腿切除手術。5月3日,他到省假肢中心進行理療康復和雙小腿假肢配置,從此告別了8年來以爬行代替行走的生活。多年來,省假肢中心的叔叔阿姨們就一直在幫助他,鼓勵他勇敢走下去。
裝上假肢后,吳志杭擁有了和同齡正常孩子一樣的多彩快樂生活。“我喜歡打籃球、上網、聽歌。”他告訴記者,“等我讀完中學,還要考大學,讀更多更多的書。”對于喜歡什么樣的大學、什么專業,吳志杭則俏皮地說還沒有想好,等想好了再告訴記者。
其實,吳志杭只是我省眾多受資助的肢殘患者之一。從2007年開始,省民政廳就啟動了為期三年的“肢殘助行工程”,每年從省福彩公益金中列支上百萬元,為一些城鄉貧困肢殘患者免費安裝假肢,發放助行器具。
引題圖片
![]() |
責任編輯:陳楠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