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曇石山、三明萬壽巖等 閩"三寶"沖刺遺址公園
三明萬壽巖遺址
舊石器時代早期,距今約18萬年,2000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
三明萬壽巖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萬壽巖舊石器時代遺址的發現,把古人類在福建生活的歷史提前了十幾萬年,填補了我省考古學年代上的一段空白,也是華東地區迄今發現的最早的洞穴類型的舊石器時代早期文化遺址,2000年被國家文物局評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
萬壽巖巖溶發育,生成若干洞穴,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即埋于其中的兩個洞穴——靈峰洞和船帆洞。靈峰洞內清理出石制品75件,多數為斷塊、石核和石錘,其中石器11件。在這些石制品中,打片和加工石器用錘擊法,所產生的石片、石核和石器形制都不甚規整,具有一定的原始性,距今約18萬年。
船帆洞中4萬年前的人工石鋪地面和排水溝槽為國內首次發現,世界罕見。全國政協委員、國家文物局古建專家組組長羅哲文先生譽其為“人類最早的建筑”。
![]() |
責任編輯:陳楠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