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驅動
把“掉”在地上沒人管的事情“撿”起來
今年7月的一天,周希勝在執行任務返回的途中,遇到一個車禍現場。汽車一輛輛地從旁邊駛過,周希勝卻主動停了下來。
這一看可不得了:車里面一個婦女,左側太陽穴附近已經撞得露出骨頭;后座上的一位老太太也陷入昏迷。周希勝趕緊撥打110、120,幫著把她們送到醫院搶救,還及時通知了其家人。
“干好任何一項工作,都離不開責任心。有了這份責任心,很多大家都不愿意做的事情你才會主動去做。”正是責任心,驅使著周希勝把“掉”在地上沒人管的事情“撿”起來。
當一位民警把一顆真心、熱心和愛心,毫無保留地掏出來給群眾的時候,群眾更會回報給他以信任和支持。
去年,當地一個建設項目在征地過程中與村民發生糾紛,接到上級指令,周希勝毫不猶豫地和同事們沖上化解矛盾的第一線。
“你們警察就會跟我們耍威風,有能耐把糟蹋麥子的人逮起來!”大娘堵著大門口不依不饒。周希勝覺得老人有些面熟,忽然問道:“大娘,一個月前你們村是不是著過火?”端詳了一會,老人突然叫起來:“恩人,我可找見你了!”
原來,一個月前這位老人家里發生火災,周希勝趕到現場時,房子都快燒塌了,可老太太拼命要闖進去搶東西。周希勝披上澆過水的棉被,在烈焰濃煙中三進三出,搶出液化氣罐、電視機、現金和存款單等。就在他最后跑出火海的一剎那,房頂燒坍了!
老人說:“那天救火我就看出來了,你是好人,孩子我聽你的。”他順勢把老人背起來離開現場,一場“針尖對麥芒”的沖突化解了。像這樣,僅在去年黃驊新城基礎建設中,周希勝就帶領隊員處警17次,成功處置17次,沒有一次將矛盾上交。
為流浪乞討者操心,替困難家庭解難。他用憨厚的微笑,驅散弱勢群體心中的陰霾,他用熱情的手臂,筑成維護百姓尊嚴的墻堤。他擋住的是秋風冬雨,留下的是春暖花開。(記者 牛海英 通訊員 張光卿)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0-06-11(身邊的感動)“鄉村好人”張家增:扶危助困情意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