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創
孤兒助養形式
首次到福利院之后,陳群濱工作之余經常和福利院保持聯系,每個周末都會到福利院去,雖然花費不多,但其真情深深打動了每一位關愛孤殘兒童的人們。
然而,陳群濱深刻意識到,錢根本無法從本質上幫助這些孩子。
在與孤殘兒童建立感情后,陳群濱認為,雖然自己經常去福利院看望他們,但不能滿足孩子們對家的向往。思考再三,他提出每周帶孤殘兒童到自己的住所過周末,一來可以讓孤兒們增加對“家”的了解,二來可以通過家庭生活教育兒童自立自強。
2001年6月的一個周末,黃石福利院挑選十名孤兒,讓陳群濱帶回辦事處過周末。這些長年生活在福利院的孩子,沿街看到什么都是新鮮的。他們蹦蹦跳跳的,圍著陳群濱一口一聲“爸爸”“叔叔”地叫。
買肉買菜回來之后,陳群濱就開始準備做飯了。福利院的阿姨指導孩子們做游戲、唱歌、跳舞,陳群濱則忙著做飯。陳群濱的房間洋溢著濃濃的家庭溫情,有一個小女孩唱起《小草》時當場就哭了。陳群濱忙跑出廚房問個究竟,小女孩一把抱住他說:“叔叔,我想在這里生活。我要跟叔叔一起生活。”陳群濱眼睛模糊了,緊緊地抱著小女孩。
此后每到周末,只要時間安排得過來,陳群濱都會把孤殘兒童輪流接過來度周末。次數多了,陳群濱讓年齡稍大的孩子輪流炒菜,教他們如何洗菜、切菜、洗碗,如何打掃家庭衛生,孩子們在勞動中體會到樂趣與溫暖,從而改變孤僻的性格,這些都是在福利院體會不到的。
陳群濱帶孤兒回家度周末、節假日的舉動,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這一舉措經媒體報道后轟動了全國,很快被國家民政部確認為全國首創的慈善捐助方式。
從2000年至今,陳群濱共助養湖北黃石、黃岡、鄂州三地孤殘兒童162名,其中,黃石67人,黃岡81人,鄂州14人,已累計捐助現金45萬,捐助衣物2.3萬多件,共助養孤殘兒童600多天,助養人數達6000多人次。現在,陳群濱還在助養著25個孩子。同時,陳群濱在社會上資助了5名特困兒童,4名來自汶川,還有1名來自黃石。
為了支持陳群濱的慈善助養,黃石市園林局還特意為陳群濱及其助養的孤殘兒童騰出長60米,寬40米的山地用于種植“感恩林”,陳群濱和孩子們一起種下了50棵樟樹。“通過這些樹,感謝社會各界對孤殘兒童關愛。”陳群濱說出了“感恩林”的意義所在。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那些孤殘兒童正如一棵棵樟樹,在陳群濱和社會各界人士的助養下,一天天茁壯成長。
2004年,恰逢央視《社會與法制》欄目攝制組在黃石籌拍“陽光行動”的系列報道,經當地的介紹,央視找到了陳群濱并拍攝了一期關于陳群濱和孤殘兒童的紀錄片。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