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小亭事跡"啟示:志愿服務是永不謝幕的青春之歌
http://www.caoliu14.com?2010-08-05 09:02? ?來源:光明日報
我來說兩句
“趙小亭體現(xiàn)了這一代大學生的社會擔當!”曾因到貴州山區(qū)支教而“感動中國”的徐本禹,十分理解趙小亭多次前往山區(qū)支教的選擇;他認為,趙小亭雖然離去,但志愿者們到邊遠山區(qū)支教的熱情不會因此熄滅。
“志愿服務是一場接力賽,一棒接一棒;志愿服務是一部永不謝幕的青春大戲,一幕又一幕。”華中師范大學第12屆研究生支教團團長楊朝清說。正是因為有了無數(shù)像趙小亭一樣的志愿者,這個“接力棒”才有可能永遠傳遞下去,匯成一股聲勢浩大的“社會洪流”。每一個志愿者,都是一首動聽的歌。
在家鄉(xiāng)江蘇如皋,趙小亭被譽為“愛心大使”。在武漢大學的專題網(wǎng)頁上,網(wǎng)友紛紛留下感動的話語:只要有你們無私奉獻支教貴州山區(qū),我們的孩子就能走出大山,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飛馳的流星雖然只有一瞬間,卻綻放出生命中最美的一幕;生可能是一種開始,離去一定不是結束……
在聽聞趙小亭的事跡以后,被稱為“大別山師魂”的汪金權深有感慨。他說,如今許多支教的學生都是獨生子女,還有一些來自環(huán)境優(yōu)越的家庭,可他們自愿到艱苦的地方去奉獻,趙小亭是無數(shù)支教生中的優(yōu)秀代表;她的事跡讓人感動,勇氣令人敬佩,精神更值得發(fā)揚光大。
“在學校的培養(yǎng)教育下,趙小亭將學校對學生的要求轉化為自身成長的內在需要,將對貧困地區(qū)留守兒童的同情心轉化為對社會的責任感,將志愿者的人生經(jīng)歷轉化為大學生的人生理想。”武漢大學校長顧海良認為,這種轉變是趙小亭作為一個90后大學生的最可貴之處,也是“小亭精神”的最可貴之處。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0-08-04邵武市志愿服務隊伍組建情況
- 2010-08-04亞運會志愿者剪影:我志愿我快樂 展東道主風采
- 2010-08-04泉州弘揚心愿青年志愿服務精神 踐行社會責任
- 2010-08-04"關愛農(nóng)民工子女志愿服務"首個國際合作項目啟動
- 2010-07-30廈門市人大機關志愿服務走進湖里金尚社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