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幾天的時間,支教隊員就和這群山里的孩子打成一片,或許隊員們更知道如何去教授孩子學習知識,如何開發他們的思維。一個教畫畫的女隊員,給我們展示了一些孩子的作品,比如說有的孩子會畫一個普通的玻璃杯,上面寫著幸福兩個字,隱喻一“杯”子的幸福,而且特意還在杯子里畫滿了水,特指幸福滿滿;有的孩子畫一只鳥,雖然外形畫的讓人看了四不像,但對于鳥的衣著打扮孩子卻畫得煞費苦心,給它穿上了有棱有角的黑色褲子,他告訴老師這是他眼里的小燕子。看的出,在山區孩子的眼里,世界并不是像我們所看到的那樣,他們賦予了事物更多的想象空間。
和以往一樣,蔣承偉到山村支教,都會特別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如果有需要他還會親自跑到孩子的家去,和他們的父母溝通。采訪中,蔣承偉告訴我們這里有一位很特別的孩子,叫陸冰冰,冰冰長的很乖巧,一看上去就是一位聽話懂事的女孩。然而,蔣承偉發現了她背后的不幸,冰冰原本在廈門念書,媽媽因為得病撒手而去,狠心的父親把她送到山村的外公外婆這里,從此銷聲匿跡。這些經歷給這位12歲女孩的心靈造成了極大的傷害,只要一談及冰冰的父母,女孩就會在那里一聲不吭,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掉。目前村里小學只能念到五年級,而外公外婆又無力承擔冰冰到鄉里念六年級的費用,所以冰冰很可能要輟學。
這些事情,讓蔣承偉很著急,他不止一次到冰冰家,了解情況,為了能夠找到辦法讓孩子能夠繼續念書。談及冰冰,蔣承偉的眼里也泛著淚光,因為自己也曾經有過這樣的經歷,差點輟學,連書都念不成,最后是在別人的幫助下,才順利考上大學。蔣承偉說無論如何,他都會幫助冰冰繼續念下去,如果冰冰就此輟學的話,很可能會毀掉這個孩子的一輩子。
冰冰的事情也許比較特殊,實際上,在山村支教的每個隊員都在用同一種方式去關心他們班級的孩子,很多隊員深深體會到, 支教20多天的時間非常短暫,能夠給孩子帶去的知識也非常有限,他們的支教活動更多應該是去關心孩子的心理,讓他們知道讀書是為了什么,讓他們了解自己存在的價值。
支教隊給山里帶來的“暖風”,也深深觸動村民和孩子,每天放學,我們都可以看到一大批的孩子仍然留在校園里,和老師在一塊聊天玩游戲,有的孩子甚至回家后會讓父母做些飯菜,帶過來給老師們吃,每個孩子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感謝這些年輕的老師。“暖風”支教隊的隊員們在付出愛心和行動的同時,自己也收獲了許多感動,正像一位隊員所說的,在幾天支教的日子里最大感受是,有苦、有樂、有笑、有淚。我們是一群有夢想的大學生,我想我們會將這些夢想延續下去。不論走到哪里, 暖風都會吹拂到任何地方。
![]() |
責任編輯:徐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