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廣東省東莞市東城區兩名裝修工人在討薪過程中被毆打。隨后,該區政府信訪辦舉行協調會,主持會議的信訪辦主任在與工人溝通中情緒激動,竟稱工人被打是“活該”,拿不到工資是“交學費”。
如此氣急敗壞,如此冷酷無情,如此不通事理,讓人斷難相信,這話出自信訪辦主任之口。人們也不禁要問:這位信訪辦主任在為誰代言?
信訪干部的職責是什么?聽取和解決群眾反映的問題,化解工作和生活中的矛盾。從更深層次講,他應該是困難群體的保護者和代言人。實際上這位信訪辦主任一開始也表現得比較恰當:工人討薪被打,他主持召開協調會,也在推動事態朝有利于社會穩定、有利于維護困難群體利益的方向發展。但一句“活該”,不僅讓工人心寒,也讓之前的工作頓失顏色。
很多人可以為這位說“活該”的主任辯解:也許是工人們修養不夠,蠻不講理;也許工人們不知如何正確討薪,做事出格,給解決問題帶來了不必要的麻煩;也許是處理該事件時工人不太配合,導致這位主任一時情緒失控……這些或都可從工作方法的改變加以解決。如工作可以更耐心、更細致,在遇到矛盾和不理解時,以更為建設性的態度加以對待。怕只怕,這不單純是個工作方法問題,“活該”一詞的背后,更是工作態度出現了問題。
信訪工作的確不易,每天需要直接面對許多矛盾,所需進行的調解、協調工作之多、難度之大,難以想象。實際工作中,絕大多數信訪干部也以耐心、細致和誠懇的工作態度,為群眾解決了不少實際困難,成為社會和諧有力的調解器。
但也有個別基層干部,工作的出發點不在聽取群眾所反映的問題,也不在如何科學合理地化解矛盾,而是“別出事”、“別搞事”。一旦出了問題,不是第一時間公平公正地化解矛盾、解決問題,而是想著如何去掩飾矛盾,盡早結束爭執。這樣的出發點,帶來簡單粗暴行事,不難理解。
所幸,這位信訪辦主任已被停職檢查。希望這樣的事情不要再發生,否則,不僅寒了群眾的心,更損了信訪工作的名。(李剛)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0-07-3058路公交司機慘遭毆打5分鐘 幾十名乘客無人制止
- 2010-06-29小學教師被指毆打學生并逼其下跪認錯(組圖)
- 2010-05-20北京城管被指毆打9歲女童 城管稱女童意外受傷
- 2010-05-12醉漢撒潑毆打“的哥” 10余名行人出手救下受害者
- 2009-12-042名中國女子在馬來西亞遭機場保安毆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