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57歲的何大媽晨練時一頭栽進了荷花池,82歲的孫老伯奮不顧身跳入池中救人。大媽心存感激,打算登門道謝,卻被老伯要求找電視臺報社,宣傳一下他的行為。大媽的女兒得知此事,在網上發帖質疑老伯的救人目的。(2010年8月1日《京華時報》)
大媽的女兒得知此事,在網上發帖質疑老伯的救人目的,在我看來,這也是我們的社會之恥。一個80多歲的老人去救人,在那個緊要關頭還會有什么動機嗎?如果有,老人就會和其他人一樣做個旁觀者。再說,老人是一位扛過槍、打過仗的老戰士,在戰場上滾爬的人,難道還會在乎這點名聲?
“讓我寒心的是,當時在場那么多比我年齡小的人,他們都沒去救,結果還是我們兩個80多歲的老頭跳進池里。唉——現在做好事的人越來越少了,看見人處于危難的時候肯伸出手搭救的人不多了,所以,有必要把這樣的事情宣傳一下,教育一下旁觀的年輕人。我自己都80多歲的人了,要那個名聲做什么用?”這是老人的真心獨白,這個獨白其實也是一種批評,是對社會不能有力推動引導保護相互關愛的批評。以上真真切切的話,從另一個方面也道出了我們的社會之恥。
俗話說,七十古來稀,八十之耄耋。如今,年輕人見死不救,甘做旁觀者,卻要兩個耄耋老者來救人,這不是恥辱又是什么?當今,見死不救,做旁觀者總有一個理由,那就是“好人不敢做,做了還有過”。比如南京的彭宇,見義勇為,結果還被判賠錢。面對這樣的事情,有網友打趣道:我家窮、扶不起。但這樣的案例畢竟是少數,如果說,怕惹麻煩,那為何兩位老人就不怕?如果我們質疑老人的救人動機,只會使我們這個社會變得越來越糟糕,見義勇為,助人為樂的事就會越來越少。不管怎么說,有老人跌倒,或有人落水,不見有人幫救,只見旁觀者,這都是我們的社會之恥!我們不禁要問,我們的社會怎么啦,為何變得如此冷漠,而沒有憐憫之心?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0-07-21浙江母子白水洋旅游落入深水坑 閩4名80后接力救人
- 2010-07-12全力救人義無反顧 謝絕饋贈不圖回報
- 2010-07-07(身邊的感動)關嶺地質災害中一對普通夫妻舍己救人
- 2010-07-05吳廣健:做好事不留名 闖洪魔勇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