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嫁幾十年的侄女,娘家的三叔當管不當管
有人看郭緒計可憐,捎話給郭寶珠。可郭寶珠也很為難,畢竟這是娘家的事,她已出嫁幾十年,不好說什么啊。
轉眼春節到了,郭緒計的兒孫回家,郭寶珠住在廈門的父母也回老家過年,吃團圓飯時,一大家子熱熱鬧鬧的,唯獨郭緒計悶悶不樂,一個人在村里亂跑,喃喃自語,說是害怕一個人住。原來,他知道年過完兒孫們又要走,沒人給他做飯,他害怕。可兒子、兒媳在外打工,要帶上他也不是件輕松的事啊。
正月十三,郭緒計的兒子兒媳又要外出打工了。前一天晚上,郭寶珠和老伴商量,“要不,把三叔接過來吧,瞧著怪可憐的”。
蘇玉棟剛開始并不同意,沒有別的原因,他心疼老伴。可勸來勸去,見老伴態度堅決,他也不好說什么,“反正這個家你作主,你要接就接吧。”
正月十四,三叔收拾了簡單的行李,自己走路來到侄女家。郭寶珠帶他到街上買了新衣服、新鞋子。從此,他就在侄女家住了下來。
蘇玉棟說,老伴把三叔接到家里時,兒媳婦有些不情愿,曾在背后抱怨過,說老人不愛講衛生,有時不太懂得說話。后來,郭寶珠許是聽到什么風聲,有一次當著一家人的面鄭重交代,在這個家,每個人都要對叔公好一些,多尊敬他,不要看不起他。自此,兒子、兒媳們沒再說過不好聽的話。
一公里多的路,每天走四趟,為幫公公翻個身
其實在接三叔回家住時,郭寶珠照顧了13年的公公才剛過世沒多久。按照蘇玉棟的說法:“阿爸癱瘓那么多年,都是你在侍候,這才剛喘口氣,你又要添個累贅,老骨頭吃得消嗎?”
1995年,72歲的公公,突然得了腦血栓,語言不清,手腳發麻,左腳、左手漸漸沒知覺。那時,婆婆早已去世,老伴和大伯工作都比較忙,照顧公公的重擔,幾乎都落在郭寶珠身上。端屎端尿、做飯洗衣自不在話下,看病抓藥、擦洗身子也幾乎由郭寶珠操勞。
最艱難的是最后兩年,公公全身癱瘓。“每天要她做飯端到床前,一口一口喂著吃”,老伴蘇玉棟說,醫生交代不能總是一個姿勢躺著,否則會長褥瘡。所以每隔幾個小時,郭寶珠就要喊兒媳婦到店里幫忙照看一下,然后自己急匆匆地趕回家。從鎮上的米店到家里,有1公里多的路,她不會騎車,只得走路,一天四趟。到家里后,她會叫上大嫂一起幫忙。病中的公公,體重有150斤。每次,妯娌倆都要費不小的力氣,才能幫他翻身,然后盛來溫水,一遍遍細心地給他擦洗身子。
有一次,公公大便失禁,把被子全弄臟了。郭寶珠費了好大工夫,才換下衣被,為公公擦拭身體,然后洗床單,將房間整理干凈。夜里睡覺,蘇玉棟聽到老伴不斷的呻吟聲,這才發覺她白天太累了,全身酸痛。
那時,蘇玉棟剛由村支書位上考到鎮政府不久,工作很忙,根本無暇照顧父親。心疼老伴的他,覺得長此以往不是辦法,打算為父親找位保姆,來替代老伴的活兒。他開出了比別人要高的報酬,但聽說是要照顧這么一個大小便失禁的老人,沒有保姆愿意來。“我提出報酬可以再高些,但還是沒人愿意干,怕臟、怕臭”,蘇玉棟說,照顧一天兩天,還能忍受,但一照顧就是兩年,天天如此,有幾人能做到?
公公在病榻上曾對郭寶珠說過這么一句話:“要你這么辛苦地照顧我,我不如早點死了算了。” 如今,公公已去世快兩年了,郭寶珠回憶這些時,說了這么一句話:“公公身體有病,自己本來就很痛苦,心里難受,如果子女不孝,會更難受。”她之所以如此細心照顧公公,就是為了讓公公人生的最后時光“不因為疾病折磨走得太痛苦”。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