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岸搶險志愿隊還是建甌歷次抗洪搶險中的一支活躍隊伍。最近的一次救援就在一個月前,建甌遭遇了“6。20”洪災,特大暴雨造成城區大面積房屋受淹、群眾被困。當天,歷經幾次洪災搶險的陳木森,只用了15分鐘,就帶上5名隊員和2條船只,與當地派出所民警一起對被困群眾展開救援。10時許,河岸搶險隊獲悉林業局宿舍有人被困,陳木森馬上帶上救援人員趕往目的地,成功將被困群眾解救到安全地帶。盡管救援困難重重,但陳木森和他的河岸搶險隊并沒有退縮。20分鐘后,他們又趕到建溪邊的一座危房內,由于房子隨時都可能被洪水沖塌,陳木森和派出所民警極力勸說被困人員離開,并將他們轉移到安全地帶。 在歷年的洪災中,陳木森和他的河岸搶險隊沖鋒在前,安全轉移了上千名受困群眾,幫助境內好幾個公司、企業搶運財物。
陳木森說他的這支志愿搶險隊就像是茫茫汪洋中一棵救命的稻草,雖然很渺小,但能起到救人一命的作用,這就是他們最大的快樂。也正是因為這份快樂支撐著他和隊員們堅持了七年。住在西池小區內的居民都很清楚,搶險志愿隊的隊員們都只是普普通通的漁民,他們的生活并不富裕,但七年間,河岸搶險志愿隊的隊員從未向施救對象索要過財物。每次出船巡邏,燃油費都是隊員自己掏的;每次參加抗洪搶險,沒有一個隊員要求誤工補償。他們早已把搶險、救人當成自己的分內事。
就在采訪即將結束時,陳木森向我們道出了他的愿望。他說,七年的時間里,雖然搶險隊的隊員們換了一批又一批,但他對每一個曾經加入過的隊員都心存感激,隊員之中出巡次數最多的隊員是年近七旬的江信仁,老人雖然經濟拮據,但巡邏船的油費卻很舍得花。但很遺憾的是江信仁老人因病于去年過世了。現在他的隊里只剩下了五名隊員,他很想將這支河岸搶險志愿隊長期地維持下去,因此他也希望有更多的年輕人加入到這支隊伍中,將救人助困的精神繼續發揚下去。
?
?
![]() |
責任編輯:徐嶸 |